Ian Wong致 Opendoor 的“情书”

用户头像
6bw196
 · 美国  

转发一下Opendoor联合创始人Ian Wong昨天在推上发的一篇文章,用GPT翻译了一下。我个人有幸在入职$Opendoor(OPEN)$ 的时候跟他私下见过面,非常友善的一个技术出身的创业者。当然他的见解我并非100%同意,不过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他的看法。

致 Opendoor 的情书

作为一位将自己九年心血倾注于 Opendoor 的联合创始人,看到这支股票被当作迷因股炒作,感觉实在太奇怪了。我百感交集:一方面深深希望它能成就未来的伟业,另一方面也真切地遗憾,我们未能将它带到我们曾梦想的高度。

致 Opendoor 团队:谢谢你们继续传承我们的使命。

Opendoor 是一家结构性的重要公司。其核心,是在于创造机会,赋能每一位房主与购房者,使他们能够充满信心地踏入人生的下一阶段。买房或卖房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财务决策之一,而我们理应拥有更多选择。

我们的斗争从来都是与“现状”对抗——对抗那种被困住、无法展开人生新篇章的感觉;对抗停滞。我们的愿景是创造更多选择、更多机会、更自由的流动、更有勇气去追逐生活给予的一切。为每一个家庭提供实现“美国梦”的机会——无论是购买第一套房,还是解锁资产价值,开启新生活

如果 Opendoor 能够成功,我们的国家将因此变得更具活力。

我最自豪的时刻,是我们为客户创造出“魔法”的时刻。

我记得某年秋天,我去达拉斯-沃斯堡测试我们(当时)新推出的房屋检查软件,并与 Home Ops 团队一起实地测试。检查过程中,我注意到卖家——我们就叫他 Jay——看起来非常紧张。我走到一边与他交谈。Jay 告诉我,他需要搬回伯明翰照顾患病的父亲。他必须解锁房屋资产来支持家人,而时间非常关键:他希望能在圣诞节前完成交易,以便衔接新工作,更重要的是,尽可能减少对儿子学业的影响。Jay 担心交易延期。但幸运的是,他和妻子非常爱护他们的房子,我们顺利按时成交了。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时刻。如今我自己也为人父,更加体会到其中的分量。

这只是我们影响力的冰山一角。我们在规模化服务中为成千上万家庭带来了改变。它还远未能描述 Opendoor 是如何改变那些因身体原因无法开放看房的屋主,或是那些必须先卖掉现有房产才能出价购买下一套房的买家的生活。

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我仍对我们所创造的一切感到敬畏。我们构建了全球最精准的房产定价和资产管理系统;构建了覆盖全国的运营骨干网络;打造了行业领先的客户体验(NPS 分数证明了这一点)。我们用软件、人工智能(那时我们还叫它“机器学习”!)和卓越的运营能力,为用户带来改变人生的体验。

然而,我们原本还可以做到更多。对此我有很多自责。单一产品线“直接出售”(Direct Sell)太过冒险。我们在定价体系投入甚多……相信我,我在这方面花费了大量脑力,并与我有幸共事的一群最优秀的人才辩论、打磨系统【注2】。若想实现真正的繁荣,Opendoor 必须具备“反脆弱”能力:产品多元化、打造逆周期业务、服务买方、拓展服务领域,以及最重要的一点——善用我们最宝贵的资产:房主的信任与注意力。我们必须去尝试。未来的客户指望我们去做。

我在 Opendoor 经历过最艰难的时刻之一,是与我的高管团队在“公司核心价值观”上的争论【注3】。这听起来像是陈词滥调的公司官话——但这些真的很重要。我当时极力推动加入“大胆创新”之类的表述,但最终输了。我至今仍认为这是个错误。创办公司,本质上就是一场非理性的信念之跃。我们当初之所以能启动“直接出售”模式,是因为我们创始团队“硬生生”把它做出来了。是的,我们受到了其他资产类别的启发,但最终那是一个主观判断。我们筹集了大量资金,冒着个人声誉的风险,没有退路。

我之所以输了那场辩论,是因为团队达成共识:技术团队确实可以被鼓励去“大胆”,但运营团队不应该被鼓励“大胆妄为”。我当时就觉得这完全是扯淡,现在仍然这么认为。我们的运营团队才是真正创新的“矛尖”,他们最贴近客户。Opendoor 想要成功,必须让技术与运营这“两大引擎”协同发力,互相激励、共同执行。

那么现在呢?我们该采取什么策略?我对一些新推出的产品感到振奋,比如 Cash Plus(比之前的“Sell with Upside”品牌名好太多了!)。Agent相关的产品——也可以试试看。但归根到底,我最兴奋的是团队正在尝试新事物,并倾力推动它们。要让 Opendoor 变得真正有意义,我们需要一个更具韧性的商业模式。我们必须在风险更小的情况下,拓展效率前沿。

去塑造未来。加快实验节奏。要大胆。要非常大胆。这是唯一的前路。

我全心全意地支持你们 💙
Ian
Opendoor 联合创始人

[1] Watson 是我们房屋检查软件的 iOS 前端,对应后端系统 Sherlock,灵感来自福尔摩斯与华生医生的搭档关系。

[2] 我们甚至曾聘请世界顶尖的量化分析师来领导定价系统,该人曾直接向 Ken Griffin 汇报工作。尽管如此,我们的资产组合仍遭遇重挫。

[3] 文中提到的高管团队如今已全员更换,为 Opendoor 迎来新的“创始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