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茅庐研客
 · 上海  

中百集团董事长汪梅方近日在专访中放出狠话:未来2-3年要啃下“盈利”硬骨头!核心打法很明确,先止损,再进攻。

先说“止损”:传统大卖场日子不好过,中百计划通过关闭持续亏损的门店“减负”。这步棋虽痛,但行业下行期“断臂求生”是必然。汪梅方直言,超市行业闭店潮本质是“主动调整”,关店不是认输,而是为了“优化经营质量”。数据说话:未调改门店销售额同比降18%,而调改门店销售额和来客数均增长10%以上,证明方向没错。

再看“进攻”:三大抓手已经摆上台面。

小业态扩张:重点押注中百罗森和中百超市,目标未来三年小业态门店冲到1600家。

其中,中百罗森近900家网点盈利能力在罗森中国领先,消费群体从30岁年轻人扩展到10-50岁,这张牌打得漂亮;中百超市则砍掉一半高价雷同商品,增加自有品牌,未来要和罗森“协同融合”,走加盟模式降成本。

千店千面转型:告别过去“大一统”的大卖场模式,转向“一店一策”。比如最近新开的2家仓储折扣店,9月超市业态也要跟进,甚至搞“赛马机制”让不同业态试错,用市场检验路径。

数字化赋能:三年前就成立数智云公司打通数据孤岛,现在40多个系统、100多个场景已经落地,降本增效看得见。未来还要双轨并行:一边研发加盟系统赋能线下,一边发力“中百邻里购”小程序,抢线上到家业务的蛋糕。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武汉老牌国企,中百还得兼顾“社会责任”,保留必要网点保障民生,同时在社区便民服务上深耕,从“卖商品”转向“卖服务”。汪梅方的目标很清晰:2027年实现盈利,让这家老牌商超在“小而美”的赛道上重新站起来。

传统零售的转型从来不是坦途,但中百这套“关亏店、扩小店、数字化”的组合拳,至少让市场看到了“主动求变”的态度。接下来就看执行力了。毕竟,超市行业的竞争,早已不是比谁门店多,而是比谁活得更“精”。$中百集团(SZ00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