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千年两茫茫
 · 福建  

美国国企浪潮袭来,湖北国资改革却仍在深水区挣扎!$东湖高新(SH600133)$ $祥龙电业(SH600769)$
当美国政府以89亿美元收购英特尔10%股权,开启“国家资本主义”新模式之际,一些地方国企却仍在改革深水区挣扎。特朗普政府通过《芯片法案》未拨付的补贴资金“转换股权”,标志着美国产业政策的激进转向。而在地球另一端,湖北多家国有企业呈现出另一番景象。
祥龙电业自2012年关闭化工业务后,仅靠供水和零星工程维持,年均营收不足5000万元。未分配利润窟窿深达7亿元,按当前盈利水平需要140年才能填平。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就是这样一家企业,其董事长却获评“绩效考核优秀干部”,董秘与投资者互动玩“已读不回”。67人小团队创造价值抵不上武汉人均GDP三分之一。
东湖高新的情况同样令人堪忧。该公司出售路桥业务后手握超20多亿现金,却连续两年找不到优质并购标的。他们不仅与武汉“光芯屏端网”产业战略严重脱节,还差点5倍溢价收购亏损资产普罗格科技。账上几十亿资金闲置,反而斥资3.1亿增资去年成立、营收仅11.8万元的湖北数据集团。
湖北国企改革困境的深层症结在于问责机制虚化。湖北省虽将国企改革纳入巡视范围,但对“不作为”仅停留在“督促检查”。祥龙电业十年转型失败,历任董事长均未被追责;东湖高新市值蒸发百亿,管理层仍以“探索期”为由免责。高管薪酬与业绩倒挂:祥龙电业董事长拿着数十万的年薪,企业经营好坏与个人发展关系不大,缺乏变革动力。
部分国企高管将企业视为“权力自留地”,抵触市场化机制。祥龙电业拒绝引入战略投资者,东湖高新偏好关联方资产并购,导致“拉郎配式重组”。与浙江“六小龙”对比,湖北国企缺乏股权激励与容错机制,管理层缺乏冒险动力。政策执行与市场脱节也是突出问题。湖北省《加快“世界光谷”建设行动计划》缺乏配套细则,光谷科创供应链平台未对祥龙电业等僵尸企业启动强制退市或资产置换。
要打破湖北国企改革困境,需要引入“休克疗法”,激活僵尸企业。对祥龙电业启动强制退市或破产重整,释放壳资源注入光谷独角兽企业。重构考核体系,打破利益藩篱至关重要。将市值管理、研发投入、投资者回报纳入高管KPI,实行“末位淘汰制”。参考湖北联投2023年淘汰685名员工的改革经验,对连续三年未达标者启动司法审计。推行专业化人才培养计划,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引入长三角职业经理人团队。
美国政府入股英特尔后,英特尔股价单日暴涨5.53%,市值单日增加约59亿美元,远超政府持股成本。而祥龙电业67人小团队年耗3000万财政,创造价值抵不上武汉人均GDP三分之一。美国正试图用政府资金换取对关键企业的控制权,而一些国企却仍在为基本的企业转型而努力。这场跨越太平洋的对比,揭示出不同经济体系下的企业治理困境与机遇。湖北国企改革已到关键时刻,需要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才能真正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