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存储股改落地,IPO倒计时开启?借壳疑云再起,资本棋局风云突变!

用户头像
千年两茫茫
 · 福建  

2025年9月,长江存储完成股份制改革,标志着这家估值达1600亿元的国产半导体龙头企业正式迈入上市倒计时。作为国内唯一具备3D NAND闪存自主研发与生产能力的IDM厂商,其一举一动牵动资本市场神经。股改完成后,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规范化,股东阵容涵盖国家大基金、五大国有银行系资本、地方国资及员工持股平台,多元化的股权架构为后续登陆资本市场奠定坚实基础。市场普遍预期其将冲刺科创板,但具体路径选择仍存变数。
若按常规IPO路径推进,长江存储需经历五大关键环节。首先是上市辅导,公司将聘请中金公司中信证券等头部券商作为保荐机构,开展全面尽职调查,规范财务制度、公司治理及信息披露流程,并对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根据2024年证监会新规,辅导期原则上不少于三个月,鉴于长江存储涉及核心技术保密、供应链安全、国际竞争环境等复杂因素,预计辅导周期将延长至五至六个月。目前尚未在湖北证监局披露辅导备案信息,但股改完成意味着该阶段已实质性启动,最快有望于2026年第一季度正式公告。


随后进入申报材料准备与提交阶段,联合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编制招股说明书、审计报告及法律意见书。文件核心内容需详尽披露Xtacking®架构的技术先进性、全球市场份额、研发投入强度、关联交易情况以及美国设备限制等重大风险因素。由于公司正加速推进三期产线建设,与湖北长晟共同出资207.2亿元设立新公司以扩大产能,相关资本运作和财务数据整合将显著增加申报材料的复杂度,预计耗时三至四个月。
材料提交至上海证券交易所后,将进入审核问询环节,通常面临三至四轮问询,周期长达六至九个月。科创板审核重点关注技术自主可控性、专利合规性、供应链稳定性及同业竞争问题,尤其对武汉新芯等关联企业的业务边界划分将进行深度追问。参照同属半导体行业的武汉新芯自2024年9月申报至今仍在审核中的案例,可见监管对行业龙头企业的审查更为审慎。通过上市委审议后,报证监会履行注册程序,预计耗时20至30个工作日,鉴于半导体产业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卡脖子”领域,注册通过概率较高。最后进入发行与上市阶段,包括路演、询价、定价等流程,预计募集资金规模在300亿至400亿元之间,有望成为近年来科创板最大规模IPO之一,整个发行过程约需一至两个月。
综合测算,若走IPO正道,最短需13个月,即2026年第四季度实现挂牌;最可能耗时19个月,于2027年第一季度完成上市。当前IPO审核整体趋严,尤其对重资产、长周期的半导体行业保持高度谨慎,排队等待成为常态。然而,长江存储三期项目的巨额投资亟需资金支持,融资需求迫切,资本市场窗口期不容错过,这使得“借壳上市”这一资本捷径再度引发市场遐想。
市场上一个看似理想的壳资源浮出水面——祥龙电业。该公司同样由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实际控制,2025年中报显示其营业收入仅为3982万元,有息负债为零,员工总数仅67人,资产结构极为干净,主业增长乏力,符合国有资本“三个集中”改革方向下的转型需求。在同一实控人体系下,若推动长江存储借壳祥龙电业,在体制内协调与资源调配方面具备天然优势,技术层面并无不可逾越障碍。尽管长江存储方面已明确表示“从未有任何借壳上市意愿”,但资本市场向来信奉“越是否认,越有想象空间”。2025年借壳新规要求借壳方最近三年净利润累计不低于1.6亿元,若长江存储经审计后满足盈利条件,则借壳路径并非全无可能。
无论选择何种路径,资本布局早已悄然展开。养元饮品通过泉泓投资间接持有长江存储0.99%股权,在股改消息披露后股价连续两日涨停,市值迅速攀升至1322亿元,成为最直接受益的上市公司之一。国脉文化市北高新南方传媒等则通过央视融媒体产业投资基金间接持股。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均通过旗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各持有0.61304%股份,形成强大的金融资本联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亦深度绑定,北方华创精测电子安集科技等设备材料商,深科技太极实业等封测服务商,江波龙佰维存储等模组厂商,均将在长江存储上市后迎来估值重塑机遇。
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作为同时掌控长江存储与祥龙电业的“超级实控人”,正面临关键抉择。是遵循常规路径,以透明规范赢得长期信任,还是把握时机,通过借壳实现快速登陆资本市场,带动区域产业升级与政绩彰显?这场博弈不仅是企业融资策略的选择,更是国家战略、地方意志与资本力量的深度交织。长江存储的上市之路,注定不会平凡。它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资本命运,更将深刻影响中国存储芯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与话语权。棋盘已布,棋子已落,下一步如何落子,值得全市场屏息以待。$祥龙电业(SH600769)$ $中芯国际(SH688981)$ $东湖高新(SH60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