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普股份(SH603013)$
亚普股份通过收购赢双科技,在旋变传感器领域进行了重要布局,同时其主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具体如下:
• 旋变传感器业务:亚普股份以6.4亿元分步收购赢双科技60.4%股权,从而控股国内旋变传感器龙头企业。赢双科技技术优势明显,可实现厚度20mm旋变传感器应用于灵巧手,2024年利润达5000万元,客户群体广泛,在车企及汇川、ABB、库卡等企业均有出货。随着旋变传感器在车端对磁编码器的替代,以及特斯拉、小米等企业在机器人领域对旋变传感器方案的开发,赢双科技有望充分受益,亚普股份也将借此切入高价值的电驱系统赛道。
• 管理层信心:亚普股份启动2亿元回购计划,且大股东持续增持,这显示出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有助于稳定股价,增强投资者信心。
• 主业发展情况:亚普股份混动系统营收占比10%,国内订单与国外订单占比分别为60%和20%,且均呈持续提升趋势,混动系统价值量较传统业务高20%以上。公司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预计2025年海外营收占比达45%,美国子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增长,2026年增长确定性较强。目前公司全球市场份额第三,有望进一步提升。
• 估值情况:根据预期,2025年亚普股份主业利润为5.5亿元,按15倍估值计算,主业市值约为82亿元。在机器人业务方面,若按旋变传感器单价70元,单台人形机器人60个电机,50%市场份额,15%净利率测算,利润弹性为3.15亿元,30倍估值对应市值100亿元。两者加总目标市值为182亿元,而当前市值100亿元,未来增长空间较大。
赢双科技相关要点总结如下:
客户与项目合作
汽车领域:国内客户包括比亚迪、奇瑞、长城等;外资客户有大众、克莱斯勒等,其中大众可能于今年冬天实现SOP。此外,还有联合动力、大洋电机、卧龙电驱等客户。
高铁领域:参与CR450项目,该项目时速可达450公里。
工业领域:客户包括汇川(协作机器人)、海天伊之密(注塑机);同时为腾讯机器人等灵巧手公司联合开发关节电机,研发周期预计一年半。
传感器产品与技术
产品类型及特点:位置传感器中光编使用规模最大(为旋变的5倍以上),旋变在恶劣环境下可靠性最高(故障率万分之0.03),磁编次之,光编最差;精度方面光编最高,旋变其次;使用便利性光编最方便,磁编第二,旋变因模拟量特性便利性较差。
应用场景:电动汽车因工况和可靠性要求高基本使用旋变;库卡机器人小轴(2-3轴)用旋变,大轴(4-5轴)用光编;军工(核电、雷达、卫星、飞机)领域均用旋变。
人形机器人布局:目前尚未看到旋变在人形机器人中的应用,但公司认为未来会应用,正研发更小、更轻量化、精度更高且成本更低的旋变产品,并组建专门团队解决小型化问题,计划结合工业高精度与车用低价优势。
价格与成本
不同领域价格差异:高精度旋变(如雷达、无人机领域)比光编更贵;电动车用旋变价格为光编的二分之一;工业机器人用旋变价格约30-40美金,光编约15美金。
成本敏感性:人形机器人电机数量大,对成本更为敏感。
财务与上市情况
业绩表现:2024年利润较2022年有所减少,主要受行业降价影响;2025年收入目标4亿,利润目标8000万。
上市进展:因2023-2024年业绩未达标,上市未成功,影响发展速度。目前采取“VC先退出,保持业务基础上通过上市公司100%并购”的双轨策略,管理层持股60%以上,控股股东为飞驰高科技(董事长同为飞驰董事长)。
市场与竞争
市场分布:下游应用中汽车占比85%,其他领域占15%;中国旋变需求占全球50-60%,工业领域需求以欧美为主。
竞争对手:国外有泰克、多摩川、美背亚、霍尼韦尔等;国内主要是华旋,竞争集中在车用领域;工业和军工领域公司规模较小,外资企业(如泰科、多摩川)占据主导,公司产品性能达到外资的98%,价格为其90%左右,但因产能不足,降价意义不大。
战略方向
市场拓展:重点向人形机器人领域拓展;计划建立海外基地,同步推广车用和工业领域产品。
技术研发:针对人形机器人需求,攻关产品小型化、高精度及低成本问题;联合开发灵巧手关节电机。
结论:有研究过的我给你信心,没研究过的快速学执行力也很重要。
公司近期给TX送样旋变,已经迭代到3代。公司口径相对保守,但事情都在推进。目前看是小批量阶段,看啥时候到千级别出货。买产业趋势,买公司成长性,低估值高成长。目前20X不到+期权逐步兑现。后面,会慢慢看到阿尔法呈现出来!
四个字:强烈推荐=gao
(备注:不要给我留言问这问那,哪有办法回复。看的上自取,看不上就忽略)喷子一律拉黑的!
$纽泰格(SZ301229)$ $中大力德(SZ002896)$ #上证冲破3600点!续创年内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