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6更新宁波精达:
微通道盖板概念由台积电提出,需在芯片die上蚀刻微米级微小通道(通道直径约为人头发丝的1/12,即约5微米),对加工精度和生产环境要求极高(需千万级洁净车间),散热能力预估可达3500瓦,但技术门槛高。
冷板与盖板集成:采用微通道盖板方案时,冷板将与盖板集成一体3D打印技术应用:3D打印(增材制造)因表面粗糙导致流阻大、加工精度(约50微米)无法满足微通道(正负5微米)要求,目前不作为微通道冷板的主流技术路径。
GB300微通道冷板:GB300的微通道冷板通过铜块铣齿和线切工艺形成微流道,通道厚度约0.1毫米,相邻铜片间隙0.1毫米甚至更小,通过增加散热面积提升散热效率。未来5年内,在基础科学无重大突破的情况下,铜仍将是冷板的主流材料,因其热传导效率、延展性和耐候性综合表现优异,且成本低于银、金等贵金属,稀有金属(如铟、镓)因熔点低难以常态应用。冷板加工工艺:冷板加工以铜块为原材料,经CNC外形加工、蚀刻形成微通道、上下盖激光焊接密封等工序制成,无铜粉镀膜等复杂工艺。
微通道扁管可行性:铝挤压扁管工艺无法实现微米级精度的微通道扁管,因其需极高压力(9000吨-1万吨)且加工精度不足,微通道扁管概念可能存在炒作成分,在水管上增加微通道结构会增加流阻,不利于水泵运行。能性较大的是微通道的盖板和翅片的方案。翘片方案还未发布。
目前微通道盖板的制造主体尚未明确,可能的供应链方案包括:一是厂商制作含微通道结构的leader后交付台积电封装;二是芯片厂外发代工制造,再自行封装并使用自有供应链。
结论:以上,3D打印不靠谱的,某公司才做了半年多也敢出来吹,铝挤压貌似也不靠谱。翅片才是真正的铲子骨呀!微通道我只推精达,无锡微研三十多年的技术经验,绝对靠谱。精达正常调整,无伤大雅。继续看好,逢跌即买,维持重点推荐!好运,起飞,起飞~
$宁波精达(SH603088)$ $英维克(SZ002837)$ 查看图片//@行道者之剑二十四:9.24更新 宁波精达 :
两大利好来袭, 微软 重磅发布:晶圆级液冷,芯片内微流冷却系统,封测迎来巨大增量
事件:据媒体报道,微软已成功测试一种新型冷却系统,其散热效果比目前常用的先进冷却技术冷板高出三倍。微通道液冷的核心在于将#冷却结构与芯片封装深度整合,这一过程主要依赖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