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神经重症脑机接口多中心临床试验启动!
8月24日,由天津大学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与天津市环湖医院牵头,联合国内顶尖医疗机构,聚焦解决脑积水精准诊疗这一国际性难题,共同启动全球首个神经重症脑机接口多中心临床试验。
该项目以脑积水精准诊疗为切口,标志着脑机接口技术首次突破传统运动和认知功能修复应用范畴,全面走向神经重症这一全新领域,未来将推动拓展至更多医疗应用场景,为下一步神经重症精准诊疗提供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方案。
团队基于自主研发的国产脑机接口编解码芯片及采集芯片,开发了高分辨可穿戴脑电采集设备,完整闭环“端—边—云”三位一体脑机智能平台;在多模监测方面,开发了颅内压、脑氧及全身多部位氧合同步监测设备,助力神经重症实时监测。基于脑机接口联合脑脊液循环动力学技术,将传统脑积水诊断时间从2至3天缩短到30分钟,同时准确率大幅提升,大大减轻医务人员临床负担及医疗支出。
同时,团队还展示了前期开发的“神工—神关”脑电采集与事件相关电位系统,成功应用于脑功能和神经状态评估;“神工—神调”多模态闭环迷走神经调控系统,实现精准个性化调控。
脑机接口创新成果持续涌现
作为未来产业的热门赛道之一,脑机接口迎来发展路线图。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近期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两步走目标:到2027年电极、芯片和整机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30年产业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
我国发展脑机接口产业具有多重优势。从技术来看,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等领域,我国居于领先地位。从产业基础来看,我国已形成从核心部件到终端应用的初步链条,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快速成长。从市场需求来看,我国老龄化带来的医疗康复需求以及工业智能化升级等场景,为技术落地提供了广阔空间。
当前,我国脑机接口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产业加速壮大,正孕育颠覆性突破,已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为32亿元,预计到2028年将达61.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