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追跌杀涨研究
 · 广东  

$东材科技(SH601208)$ 其实买入东材科技是因为HBM,下面是逻辑哈。
东材科技(SH601208)在HBM(高带宽存储器)产业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核心电子级树脂材料是HBM封装基板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影响HBM的性能与可靠性。以下从技术壁垒、产业链地位、产能布局及行业趋势四个维度综合分析其重要性:


⚙️ 一、技术壁垒:高端树脂材料的国产替代核心


BMI树脂的全球垄断地位
东材科技是全球仅有的三家掌握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MI)量产技术的企业之一,国内市场份额超90%。BMI树脂在HBM封装基板中用于高密度互连(HDI)和多层PCB,占AI服务器PCB成本的10%以上,其特性包括:
低介电常数(Dk≤3.0)与低介质损耗(Df≤0.002):满足HBM3/HBM4对信号传输高频高速的要求,减少数据传输延迟。
耐高温性(Tg>250℃):适应HBM堆叠封装的热压工艺,保障芯片稳定性。
PPO树脂与活性酯树脂的技术协同
PPO树脂(聚苯醚):用于1.6T光模块基板,介电性能(Dk≤2.65)对标杜邦,已通过英伟达、华为认证。
活性酯树脂:应用于ABF载板(HBM封装关键材料),填补国内空白。
技术护城河
国内M7级以上覆铜板基材100%由东材科技供应,且通过台光、生益科技等厂商进入英伟达H100/H200、华为昇腾910B供应链。


🔗 二、产业链卡位:HBM封装基板的“隐形咽喉”


HBM封装的核心材料需求
HBM采用3D堆叠结构(如12层DRAM芯片),通过硅通孔(TSV)和中介层(Interposer)实现垂直互连。基板材料需满足:
超高平整度与低热膨胀系数:防止堆叠层错位和热应力开裂。
超低杂质含量(金属离子<1ppb):避免信号干扰,东材科技产品纯度达半导体级标准。
国产替代的不可替代性
当前日企(日本KI、DAIWA)垄断全球90% BMI树脂产能,东材科技是国内唯一供应商,直接受益于HBM国产化政策。
在美国对华先进封装制裁背景下,东材科技成为中芯国际长电科技等企业的战略备份供应商。


📊 三、产能与业绩:需求爆发驱动增长


产品线
产能应用领域收入贡献
BMI树脂
3700吨/年
HBM封装基板、AI服务器PCB
2025Q1收入1.12亿(+129%)
PPO树脂
5000吨/年(在建)
1.6T光模块基板
满产后年收入20亿(预估)
活性酯树脂
1200吨/年
ABF载板
配套HBM4封装需求
绑定头部客户:80% BMI产能被台达锁定,供应英伟达GB200服务器;华为昇腾系列占订单30%。
业绩弹性:2025年HBM驱动BMI需求达500吨/万台AI服务器,若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增至50万台(TrendForce预测),理论市场规模25亿。


:rocket: 四、行业趋势与催化因素


HBM技术升级的刚性需求
HBM4(2026年量产):堆叠层数增至16层,对基板平整度和散热要求提升,东材科技的耐高温BMI树脂不可或缺。
混合键合技术:铜-铜直接键合替代微凸块,东材科技的低介电树脂可降低信号损耗。
政策与资本共振
公司电子级树脂被纳入《浙江省首批次新材料目录》,获最高500万补贴;国家“卡脖子”专项研发补助超2亿元。
北向资金连续增持(7月净流入2.09亿),反映资本对HBM材料龙头的认可。
风险与挑战
技术迭代风险:HBM5可能引入近存计算(NMC),或降低对传统基板材料的依赖。
竞争加剧:三星、SK海力士加速扩产,2026年HBM或面临供过于求,压制上游材料溢价。


💎 结论:HBM国产化的战略支点

东材科技凭借BMI树脂的全球稀缺产能PPO/活性酯树脂的技术协同,以及100%国产高端覆铜板基材供应能力,成为HBM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材料核心。短期看,绑定英伟达/华为的订单放量驱动业绩爆发;长期看,HBM4升级与国产替代政策将持续强化其卡位价值。若2026年HBM市场规模达450亿美元(高盛预测),东材科技在HBM材料领域的收入有望突破30亿,贡献利润弹性超50%。技术垄断 + 需求刚性 + 国产替代,三重逻辑奠定其HBM领域的关键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