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万亿美元俱乐部扩围!下一个撞线的会是谁?

用户头像
北美咨询网
 · 四川  

回顾2018年8月初,苹果$苹果(AAPL)$)成为首家市值突破万亿美元的美国企业。七年后的今天,标普500指数中已有九家公司市值超过万亿美元:包括英伟达$英伟达(NVDA)$)、微软$微软(MSFT)$)、苹果、亚马逊AMZN)、 Alphabet(GOOG/GOOGL)、Meta PlatformsMETA)和特斯拉TSLA)组成的“美股七巨头”,以及博通(AVGO)和伯克希尔哈撒韦BRK.A/BRK.B)。

当前“十大巨头”(Ten Titans)由市值最高的十大成长型公司构成——即在“七巨头”和博通基础上,加入甲骨文(ORCL)与NetflixNFLX)。以下是这两家科技企业如何在2030年前跻身万亿美元市值俱乐部的路径分析。

甲骨文:高风险高回报的AI押注

甲骨文目前市值为6602亿美元,想要达到万亿美元市值的目标股价需上涨51.5%。这家曾经以股息著称的科技巨头,在短短数年间已转型为开启爆发式增长的企业。投资者积极响应这一转变,股价过去一年暴涨70%,五年累计涨幅达318%。

甲骨文云业务的增速目前超越亚马逊AWS、微软Azure和谷歌云等传统巨头。该公司成功将云计算与现有数据中心模式结合,实施竞争性定价策略,并与主要云服务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不过甲骨文估值偏高,基于前瞻盈利的市盈率达34.6倍,高于规模更大、更成熟的云服务商。但它有自己的独特优势:首先,作为纯粹的企业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不同于亚马逊、微软和Alphabet等科技综合企业,甲骨文没有面向消费者的业务,因此投资逻辑更聚焦,能集中资本支出扩张云基础设施和应用网络。

在人工智能投资方面,甲骨文堪称最激进的企业之一:即便运营利润未同步增长,公司仍持续加大资本投入。若这些投资能转化为盈利增长,高估值将获得支撑,通往万亿美元市值的道路也会更加顺畅。但也因为超前投入AI领域,甲骨文的负债率高企,自由现金流目前为负值。因此,投资甲骨文本质是赌该公司激进的资本支出策略能否见效。若效果不及预期,股价可能长期承压。

Netflix的万亿美元征程挑战重重

Netflix是年内表现第二佳的“巨头”股,涨幅仅次于甲骨文。近年惊人增长推动市值达到5158亿美元,但实现万亿美元目标需较甲骨文付出更多努力:具体而言,股价需在2030年8月前实现年均14.2%的复合增长率。对比标普500指数历史年均9%-10%的涨幅(伴随较大波动),这一目标颇具挑战。

尽管前路艰难,Netflix管理层仍设定2030年实现万亿美元市值的目标,同时计划在2024年基础上实现收入翻倍,运营利润增长两倍。这意味着收入将达780亿美元,运营利润率40%(约310亿美元的运营利润)。按此计算,万亿美元市值对应32.3倍运营利润,这一估值水平(未计税收因素)显然处于高位。

Netflix要实现目标,必须达成内控指标并维持高估值。值得肯定的是,公司在控制支出的同时,在内容质量与数量平衡方面展现出卓越能力。因此有理由相信该公司的利润率将持续提升。

投资巨头的正确逻辑

长期来看,“十大巨头”始终跑赢大盘。但当前整体估值已处于相对高位,赚快钱时代已成过去。这意味着未来股价驱动将更多依赖盈利增长,而非估值扩张。

随着巨头们在指数中的权重持续攀升,标普500指数的估值也水涨船高,收益率则相应走低。投资者需清醒认识:巨头对指数的影响是把双刃剑——当盈利向好市场乐观时,它们能推动市场创新高;但当恐慌情绪蔓延时(如今年4月),也会加速市场抛售。

分析师认为甲骨文Netflix终将突破万亿美元市值,但通往2030年的道路上存在诸多变数。因此考虑投资这两家企业的投资者,应秉持长期视角并具备较高风险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