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个月,美股市场悄然迎来新主角——小盘股强势领跑,罗素2000指数涨幅显著超越大盘指数。尽管这一趋势能否持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动向,但毋庸置疑的是,在科技巨头主导市场创下新高的一年后,投资者正明显转向风险更高、知名度较低的小盘股寻求机会。
经济阴霾中逆势崛起
尽管近期就业数据疲软,通胀迹象再现以及消费支出放缓等负面消息频出,这类担忧反而激发了市场对降息的预期,并推动资金流向此前备受打压的小盘股。8月11日以来,罗素2000指数累计上涨8.1%,显著跑赢道琼斯工业指数(4.2%)、纳斯达克综合指数(3.5%)和标普500指数(3.3%)。
历史上,小盘股领涨常被视为经济向好的先行信号。小企业在经济动荡中抗风险能力较弱,因此这些股票的上涨通常反映出市场对经济韧性的乐观预期。
反弹广度与结构特点
本轮小盘股行情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范围的扩大。据Koyfin数据,截至9月12日,罗素2000指数成分股中超过150只股票在过去30天内涨幅超过25%。
值得注意的是,罗素2000指数成分股的中位数市值约为9.45亿美元,但其中也不乏市值超100亿美元的“超大小型股”,例如Echostar和Hims & Hers Health。这类公司同时被纳入标普中盘400指数及其他非小盘股基金,反映出小盘股内部的多样性。
然而,尽管短期表现亮眼,罗素2000指数在年内、1年、2年、3年及5年周期中仍大幅落后于大盘股。
美联储决议成关键变量
美联储将于本周三公布利率决议,市场普遍预期将启动9个月以来的首次降息。若降息落空,可能引发市场对通胀风险的重新担忧,导致资金迅速撤离小盘股并转向避险资产。
尽管科技行业仍是小盘股中的主力军(尤其是受益于AI概念的个股),但当前市场风格的切换可能随宏观环境变化而调整。投资者可结合行业趋势与财报细节进一步筛选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