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燕食品2025中报:现金流倍增点亮复苏信号,年轻化与产品革命重塑增长极

用户头像
财联社
 · 上海  

在佐餐卤味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紫燕食品(603057.SH)交出了一份韧性十足的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73亿元,同比下降11.46%;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降47.20%。虽然整体业绩承压,但得益于成本优化、渠道破局和研发驱动,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增长28.70%至2.03亿元,展现出稳健的财务韧性;另一方面,公司二季度业绩回暖趋势明显,复苏信号逐渐确立。

业绩回暖与财务韧性双线突破

从财务表现来看,公司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同比下滑,人工成本上升导致毛利下降较多,但二季度环比走势已经回暖,实现营收9.09亿元,环比增长61.3%,净利润达8936万元,环比暴增487%。强劲的环比改善不仅显示出市场需求回升,也证明了公司内部经营效率提升的成效。

成本端方面,营业成本同比下降8.46%,表明集中采购与价格锁定策略有效缓冲了原材料波动,而自动化生产与冷链物流体系的完善降低了单位成本。现金流的表现同样印证了这一趋势,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到2.03亿元,同比增加28.70%,意味着资金回笼和盈利能力均有所提升。

与此同时,公司财务费用有所增加,主要由于短期贷款增加及汇兑损益波动。虽然增加了资金成本,但换来的是生产基地建设和海外拓展的加速推进,为中长期增长打下基础。整体看,公司短期利润承压,但展现出了财务结构和经营韧性的双重修复。

大学城战略:年轻化破圈的关键落子

紫燕食品深知年轻消费群体已成为佐餐卤味的主力军,因此自2024年以来持续推进“大学城+大厂食堂”战略。半年报显示,自启动“大学城战略”以来,公司以系统规划与快速执行构建高校市场优势,门店选址聚焦学生高频消费区,依需求推进产品服务创新,并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精准渗透年轻市场。

报告期内,大厂食堂场景同样取得突破性进展,公司已入驻多地互联网、高新企业食堂,通过数据化运营优化产品组合,实现单店效能最大化。未来,公司计划将该模式复制至全国科技园区、工业园及大型企业食堂,打造“职场餐饮”新标杆。

这一战略不仅扩大了渠道覆盖面,更重要的是帮助紫燕食品完成了品牌的年轻化转型。相比激烈的街边卤味竞争,高校与职场场景的进入门槛更高、竞争更温和,有利于公司建立长期护城河。未来,高校与大厂食堂场景有望成为新的增长极。

研发投入转化为市场统治力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达到7818万元,同比提升15.54%。研发强度的提升并未成为“成本负担”,反而通过新品持续迭代转化为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上半年,公司依托创新研究院推行“研销一体”模式,每月推出新品,并迅速覆盖全国网点。具体来看,公司根据每季时令、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化、各地区域特色每月推出新产品并在全国各销售网点上线。发展至今,公司已开发出鸡肉、鸭肉、鹅肉、猪肉、牛肉、蔬菜、水产制品、豆制品等产品线,形成了“以鲜货产品为主、预包装产品为辅”的上百种精选卤制美食,能够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此外,研发体系的强化不仅体现在产品端,还体现在质量与供应链端。通过建立“研发设计—食安管控—生产保障”的铁三角,公司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加速创新。技术护城河的加深,使公司能够支撑起“佐餐为主、休闲为辅”的多场景扩张逻辑,形成长期的竞争壁垒。

整体来看,紫燕食品在2025年上半年通过成本管控、场景破局、技术驱动三大动能协同发力,在短期压力中展现出穿越周期的潜力。虽然净利润同比下降,但二季度回暖信号已现;虽然财务费用上升,但现金流和资产扩张凸显长远布局。随着“大学城战略”深化、海外市场拓展加速以及研发成果落地,公司有望进一步夯实佐餐卤味龙头地位,并实现长期稳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