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兴蓉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成都国资委控股的公用环保平台,主营业务覆盖自来水供应、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垃圾焚烧发电及环保工程等,形成“投资—研发—设计—建设—运营”全产业链布局。公司在西部水务环保市场占据领先地位,运营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
成都市国资委通过成都环境投资集团控股,股权结构稳定,具备持续资源注入潜力。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 62.13亿元,同比增长 9.17%;
归母净利润 16.26亿元,同比增长 9.14%;
毛利率 44.76%,在公用事业板块中处于较高水平,显示运营效率优异。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超 30亿元,同比持平,回款能力稳定;
资产负债率 59.64%,略高于2023年(59.15%),但仍处于行业合理区间;
扣非净利润 19.63亿元,同比增长 8.82%,盈利质量扎实。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 0.6204元,同比增长 13.98%;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1.86%,同比提升0.38个百分点;
公司具备持续分红能力,近年来保持稳定派息政策,具备类债防御属性。
滚动市盈率(PE)约 10.5倍,显著低于公用事业行业平均(约23倍),估值处于行业底部区间;
机构持仓稳定:2024年三季报显示,共 318家机构持仓,包括基金、社保等,合计持股数超 1.95亿股,持股市值超 14亿元,反映长期资金认可度高。
环保行业具备强政策驱动属性,随着“双碳”战略推进、污水资源化、垃圾分类等政策落地,水务与固废处理需求持续增长。兴蓉环境作为区域龙头,受益于:
区域水务资产整合预期:成都市及四川省内环保资产整合空间广阔;
运营规模扩张:新增污水处理、垃圾焚烧项目逐步投运,产能释放有望带动业绩增长;
水价机制优化:未来水价市场化改革有望提升盈利弹性。
项目进度不及预期:新建项目若延迟投运,可能影响短期业绩释放;
水价调整滞后:水价受政府管制,若调整节奏慢于成本上涨,将压缩利润空间;
利率上行风险:作为重资产运营企业,利率上升可能增加财务费用;
区域集中风险:业务主要集中在四川区域,若地方财政或政策变动,可能影响项目回款或补贴。
综合考虑公司稳健的财务表现、低估值水平、稳定的机构持仓及行业长期增长逻辑,兴蓉环境具备较强的防御性与估值修复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