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中报,没啥聊的,至于06、07、12等的BD或未来,如果你愿意相信市梦率也是你的权利和自由,这篇我就不用谈了,一切静待官宣。SL003预计2027年上市。
2025年上半年,整体营收21.31亿元,有背书和贴现1.66亿元。销售费用增长12.9%,营收只增长了4.32%。这种现象上篇说了一个是仿制药和原料药降价的原因,还有是一个给代理和经销商相对便宜供货的原因。就像信立坦找代理,信立汀找经销等情况。通常代理和经销商只赚取药品差价,对于某些地方以各种理由刻意给新药入院抬升门槛,或某地方对他们指定药品保护而新药无法入院的情况下,这时代理或经销商就有作用了,通常情况下这类代理经销商会有当地政府或政企控股或持股的可能,价格给他便宜点,基本可以指标进院。对于慢性病来说,同样可以将长尾效应拉得长长的。
制剂营收17.4亿元,同比6.76%;毛利率79.56%(仿制药原料药和代理经销价拉低整体毛利),同比1.12%。器械营收1.82亿元,同比32.54%;毛利率83.62%。而器械2020年毛利率为52.85%,2021年为61.39%,2022年为68.21%,2024年毛利率为81.3%。
研发投入5.42亿元,占营收25.43%,其中资本化3.07亿元,占比56.64%;研发费用2.35亿元,占比43.36%,延续既定,中规中矩。
2025年7月大股东解除了2.5张质押单的0.43亿股后,还剩5张质押单共计1.14亿股,占其持股数17.49%,占总股本的10.23%,质押率不高。预估最高预警线股价24.37元,最低为11.53元,平仓风险低。预计借款约16亿元,主要用于融资和自生经营。
募集资金中计划1.85亿元用于107和108的临床研发,但实际到获批上市也只用了0.68亿元,剩余1.17亿元,加上几年的存款利息共剩余1.38亿元。这笔资金公司转出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完全合理,当前募集资金余额为7.92亿元。
2025年H1的存款+理财等类现金共计32.56亿元(减去7.92亿元募集定项资金,其自有类现金约25亿元),较年初的38.35亿元减少5.79亿元,主要原因是本期分红5.57亿元。本期的3.65亿元净利润,收购巴特勒和二次增资普瑞基准本期支付约1.2亿元,募集资金使用0.3亿元,在建工程投入约0.3亿元,加上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新增,以及其它项开支和利息支付等基本与类现金拥有量持平。短期借款1.74亿元,较年初增加了0.54亿元,上年是子公司借了1.2亿元以还,现在又借了些,本期母公司借了0.72亿元,算得上正常的为保留存款理财等期限内的高息而搞的低息借款,不用考虑风险。
不过说到信立泰的投资能力,近年来对联合营的整体投资全部小亏损(可能因为投资额度不大吧)。
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0.23亿股,持股成本25.66 元/股,2025年7月13日首年解锁50%,2026年同日解禁30%,2027年同时解锁20%。这都是小问题,只要公司内在价值诱人,各阶段总会有人愿意接盘。
美国信立泰的员工研发团队期权从2024年8月的0.94美元/股增长至2025年4月的1.34美元/股,8个月的时间估值增长42.6%,应该是由06、07和12带来的。
鸿歆敏以巴特勒不到30%的股权增资信泰医疗,获得信泰医疗 2.6524%股权,加上信泰医疗前后共投入成本2.98亿元后,2025年4月7日,信泰医疗持有巴特勒生物70%股权,形成2.09亿商誉。由于对信泰医疗的控制权稀释至87.36%,加上器械营收1.82亿元,增长32.54%,净利润0.57亿元,增长7.2倍,信泰医疗的少数股东理论上从2024年H1的71.74万损益增长至2025年H1的720万元(不知道啥原因实际为580万元),信立泰的少数股东ROE从2025Q1的0.51%增长至Q2的6.34%;同期归母ROE只是从3.95%增至4.4%。所以,在信泰医疗内,归母ROE为4.48%,少数股东ROE为3.59%。
如果没有以上分析,你会觉得公司损害股东利益,但通过以上分析后,我会觉得这是企业发展路上的正常现象,也没有损害股东利益。
此中报简析完毕!$信立泰(SZ00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