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中国餐饮延续“理性消费”主旋律。对不少餐饮行业来说,守住基本盘已是一场严峻考验。对比之下,达势股份$达势股份(01405)$ (“达美乐”或“公司”,1405.HK)中期业绩却展现出强劲向上的发展姿态:门店保持快速扩张,销售额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利润稳步提升。这份成绩单的亮点不仅体现在财务层面,更重要的是,在门店扩张、市场下沉、品牌运营和用户积累等多个维度,达美乐都展现出持续突破的势能
平价西餐确定性增长 高质量复制的价值兑现。
与高端餐饮和不稳定的消费场景不同,平价西餐的刚性需求和“性价比消费”的趋势,正在成为行业增长的确定性来源。尤其在三四线及以下城市,西式快餐下沉速度明显加快。
达美乐的快速扩张正踩准了这一趋势。截至上半年末,达美乐在中国拥有1198家门店。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全国新增190家门店,新进入9个城市,几乎没有明显的关店压力。公司于2022年底开始加速向中西部挺进,仅两年半时间区域门店数就突破百店,验证了团队在陌生市场的渗透与执行能力。
区域结构的变化,解释了增长的内在动力。一线城市依旧稳健,截至期末一线共有门店515家,贡献了41.8%的总收益,收入同比增长7.2%。真正的“提速器”来自新增长市场:新增长市场收入同比增长46.6%至15.09亿元,占比升至58.2%。
当然,快速扩张也带来统计口径上的“基数扰动”。据达美乐披露,上半年整体同店销售出现1%的下滑,但这主要是由于2022年12月进入的新市场新开门店高销售基数的原因。剔除掉高基数新店后,达美乐整体同店及核心一线同店销售仍保持正增长。考虑到此前公司已实现连续31个季度连续正同店销售增长,这种在极高基数与弱消费环境下的小幅回落,更多是节奏现象,而非质变,达美乐的核心经营面依旧稳健。
单店效率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过去两个季度新进入的15个城市里,64家新店的日均销售额接近4.7万元,现金投资回收期仅约11个月;截至8月中旬,已有24家实现“全额回本”。更有代表性的,是其多次刷新“全球门店纪录”的样板店——沈阳首店在开业仅198天时以3,100万元销售额打破了厦门SM三期门店保持的全球年度销售记录;邯郸首店开业首日单量登顶品牌历史,验证其“高效复制+品牌下沉”的战略逻辑。
换句话说,达美乐并非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通过持续验证门店模型,找到了一套兼顾效率和质量的增长路径。
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在高质扩张的支持下,达美乐多项关键业绩指标刷新历史。营收方面,达美乐延续高增,实现总收益25.93亿元,同比增长27%。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经调整EBITDA达到3.23亿元,同比增长38.3%;经调整净利润达到9140万元,同比增长79.6%,经调整净利率由2.5%提升至3.5%。
更重要的是,这一切不是建立在“牺牲质量的快跑”之上,而是由产品力、供应链与数字化运营共同托举的结果。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继续保持在70%以上高位,成本结构与交付效率并未因扩张而失控。从门店层面来看,公司门店层面EBITDA和门店层面经营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7.7%及28.0%,利润率稳中有升,说明公司具备在规模化中守住经营“水位线”的能力。
产品与价格策略:性价比与自由度的双重优势
餐饮行业的竞争,本质上仍然要回到“产品+价格”两大基本面。达美乐在这两个维度的打法兼具稳定性与创新性。
一方面,达美乐保留经典畅销款,让老用户一进门就能找到“心知肚明”的那几款;同时又积极拥抱变化,在比萨、卷边、饼底与配料自由度上不断加码,满足年轻一代“要自由、要个性”的消费诉求。稳定与变化之间拿捏得当,是这几年产品口碑能够持续发酵的原因之一。
价格方面,达美乐采取分层定价策略:物超所值、经典、尊享三档价位,同时叠加会员体系和外卖平台活动,让消费者普遍感受到“好吃不贵”。会员消费1元积1分、800积分抵80元的规则,最高可享受10%的兑付比,在性价比消费潮流下更具黏性。
这种“稳定+灵活”的产品和价格策略,使得达势既能留住老用户,又能不断吸引新客,形成健康的用户结构。
品牌与用户:年轻化营销+会员体系双驱动
除了通过产品和价格吸引消费者外,达势在品牌和用户运营上亦颇具看点。通过与腾讯《白荆回廊》、Hello Kitty、网易《蛋仔派对》、史努比的跨界联名,以内容与情绪连接年轻人,从而拉近与年轻消费者的距离,也让品牌自带社交属性。而在抖音、直播等新平台的布局,则进一步扩大了用户触点,同时把曝光与转化放在同一条链路上,加速“种草—下单—复购”的闭环形成。
用户资产的积累由此提速:截至6月底,会员规模达到3,010万人,同比增幅超过五成,过去12个月新增首单用户达1,320万人,会员贡献的营收占比也从去年的63.6%提升至66%。在强调“直连消费者”的当下,这意味着公司能用更低的边际营销成本,做更精准的触达与唤醒。
资本市场视角:长期价值正在显现
资本市场关心的三件事——赛道空间、模型质量与盈利趋势——在达美乐的这份中期成绩里彼此呼应。
赛道层面,西式快餐仍处成长周期,且下沉提速、区域增量明显,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龙头有望“越滚越大”;模型层面,达势在新城复制速度与单店回收期上给出高分答卷,说明供给侧效率具备弹性;盈利层面,利润增速快于营收,净利率改善明确,说明扩张并未拖累利润表,反而在规模经济与费用效率中释放了红利。
这三点叠加,使得达美乐在资本市场的投资逻辑逐渐清晰:它不仅是一个高成长的门店扩张故事,更是一个围绕产品力、品牌力、供应链与效率构建的长期价值标的。在消费行业整体承压的大环境下,这种稳定的增长与盈利能力显得尤为稀缺。
下半年的看点也足够多。达美乐全年计划开出300家门店,上半年已完成绝大部分节奏;截至8月中旬,又新增净开43家,另有在建与已签约门店合计60余家,年度目标具备实现基础。随着公司继续深耕非一线市场、提升运营效率,并可能在未来探索加盟模式,达势的长期成长空间仍然广阔。$达势股份(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