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市场是一片大海,那么大多数人热衷于逐浪,而我,更愿意守着风还未起的那片低洼。曾几何时,我安心地守着$华晨中国(01114)$ ,像一个老农守着自己熟悉的田地。年复一年,它给我稳定的回报,也让我体会到什么叫时间的复利:每一笔分红、每一个估值回归的瞬间,都是价值兑现的印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真正的好公司不需要靠喧嚣来证明自己。
但人心总有一刻会被外界扰动。群友晒着20cm的涨停截图,朋友圈里充斥着早盘上车午盘翻倍的神话。即便理智告诉我,那是过热的情绪,但内心那点对快钱的渴望,还是会悄悄苏醒。
于是我决定从华晨中划出10%的仓位,尝试一下成长股的节奏。我买入了龙蟠科技,短短几周,涨幅迅猛。我没有贪恋高点,而是在热度最高时选择了离场。不是因为我不再相信它,而是明白:涨得快的东西,也可以跌得很狠。
成长的狂热值得尊敬,但更需要敬畏。浮世万象,最难是清醒,我不想成为那个在高潮时冲进去,在低谷时哭出来的人。
卖掉龙蟠后,我选择继续加仓$新世界发展(00017)$ ——一家PB仅0.1倍的地产股,港股市场边缘的冷门角落。多数人视它为价值陷阱,但我看到的是:土地资产沉甸甸地躺在那里,北部都会区的规划正在靠近,而香港的《施政报告》将在9月17日发布。
我知道这不是一个今天买、明天涨的交易故事,而是一个有关时间、耐心与再定价的长期博弈。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真正值得拥有的价值,从不在人声鼎沸处,而是埋藏在被误解的低谷中。越是没人敢碰的东西,往往越接近价值的底线。
在这样的洼地里守望,我不觉得孤单,真正的优势,是别人恐惧时我们还能理性,少就是多,慢就是快。
我也想每天吃一个涨停,但我更知道,真正的投资不是吃幸运,而是靠认知。
不是不羡慕那些踩中节奏、一击封板的朋友,只是我越来越明白——投资的本质,不是炫耀谁赢得快,而是谁走得远。
我常问自己:什么是安全感?
答案是:当市场恐慌、价格下跌时,我依然能坦然持有;当所有人看向风口,我仍能低头深挖根基。
这份安全感,不来自涨停板的惊喜,而来自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底层判断。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守住价值、守住洼地,在别人焦躁不安时,自己能不动如山——这正是长期主义者最珍贵的能力。
投资这条路,每个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节奏。我的节奏,是这样一条慢路,是一段静守后的突围。
我不怕错过热点,也不惧短期波动。我怕的,是在追逐中丢掉了自己的判断,在焦虑中失去了耐心。
所以,当我再次看向港股那些PB只有0.1倍的公司时,我会默默地告诉自己:
不是每一阵风都能掀起浪,但真正的浪,总在风静之后来。
我愿为洼地种子,只待一场东风。
这不是悲壮,而是一种与周期和解的力量。
因为我知道,在那片洼地的底部,有价值在沉睡,有政策在靠近,也有属于我的、迟来的回响。
风总会来,只是它不会告诉你准确的时间。涨停也会来,但从不会提前打招呼。
唯一能做的,是在属于自己的价值洼地上,种下信仰,浇灌耐心,然后等待花开。
当所有人都在问还会涨吗,我更想问自己:它真的值这个价吗?
这是我想走的路,也许慢,也许曲折,但我知道:这条路,不通向喧哗的涨停板,而通向我内心真正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