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医疗器械走向自主创新、质量跃升的征程中,有一家公司,犹如春潮中破冰的桅杆,始终高扬——它就是$威高股份(01066)$ 。
从胶东半岛一路走来,威高股份在血液净化、骨科植入、临床耗材、药品包装乃至介入设备等多个领域建起了高原之上的高峰,构建起一座多元化、系统化、全球化的中国医疗器械之城。
如果说一家企业的产品线就是其生命脉络,那么威高的动脉已遍布现代医疗的多个核心系统:领域主要产品/业务市场地位血液净化透析器、透析管路、透析机、腹透液市占率32.5%、31.8%、24.6%,居国内前二骨科器械脊柱、创伤、关节、运动医学国内骨科植入市场中,国产品牌第一高端耗材输注耗材、留置针、输血耗材等打破百种产品的国外垄断药品包装预灌封注射器、自动注射笔注射笔2025H1销量同比增长200%其他高端介入产品、手术机器人妙手S多项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在这张图谱中,既有工匠式打磨的硬核制造力,也有科技范十足的创新突破力。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威高的多领域协同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长期积淀下的自然生长,既体现了产业政策引导之下的厚积薄发,也印证了企业自我迭代、不断穿透卡脖子技术的执着。
医疗器械行业的核心逻辑早已从制造密集走向研发驱动。在这条价值链升级之路上,威高始终保持领先。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高达6.25亿元,占营收比重达到4.8%。不仅建设了植入器械国家工程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科研平台,还与清华大学、北京协和等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这种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为威高插上了可持续创新的翅膀。
这种重研发、重积累的路径选择,不禁令人想起巴菲特的那句名言:
时间是优秀企业的朋友,是平庸企业的敌人。正是这种对技术趋势的深刻洞察和对时间价值的信仰,造就了威高今日的战略厚度。
医疗器械不同于一般消费品,其容不得半点马虎。在质量观上,威高秉持一条极富哲思的公式:“10000-1=0”——哪怕万分之一的缺陷,都是百分之百的失败。
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严苛标准。从原材料检测、生产流程控制,到产品出厂验证,威高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实现全流程追踪与管控,筑起坚不可摧的质量防线。
在这点上,威高与查理·芒格所说的做少而精的正确决策如出一辙:
你不需要做很多正确的事情,只要避免重大错误。
在医疗领域,错误的代价不可承受,而威高显然深谙此理。
威高的成功,不仅来自运营端的稳健,也得益于其资本结构的科学布局。
旗下已分拆出$威高骨科(SH688161)$ 、$威高血净(SH603014)$ 等上市平台,各自深耕细分市场,既获得了融资自由度,又提升了资产运营效率。如此集团控股+专业化运营的模式,为威高构建起真正的医疗生态。
从资本角度看,截至2025年中,公司动态PE估值处于行业低位。若结合其市占率、技术优势和持续盈利能力,当前正处于价值低洼区间
真正的投资,是在别人不愿意看时看见价值。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伟大的公司不靠短期炒作,而靠长期主义浇灌。威高股份用数十年的深耕,写下了中国医疗器械产业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新篇章。
它不仅是一家做产品的企业,更是一家立志为人民健康铸就基础设施的企业。
当我们回望中国制造升级之路,威高或许正是那条价值洼地中静默生长的青松:不急不躁,不争一时风头,却早已在时代的深处扎根、发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