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把车卖疯了,市场却疯了

用户头像
星空中的漫游者
 · 北京  

在当前风大了,猪都能飞的估值语境中,谁还在认真看销量,谁还在认真看利润?

9月份,$长城汽车(02333)$ 销量达到13.36万辆,对比之下,蔚来3.4万辆小鹏3.39万辆,理想4.1万辆,三家“新势力”加在一起,也只是长城的半壁江山。而在高端市场,长城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达到36,195台,远超蔚小理任何一家,位居自主品牌第二,仅次于华为系。

但资本市场给的反馈呢?

长城汽车的市值只有1415亿元,不仅低于蔚来1505亿,更被小鹏1930亿和理想的1739亿远远甩在身后——销量遥遥领先,估值垫底收场,令人哑然。

这不是笑话,是现实;不是模型的偏差,而是认知的错乱。

当一家公司靠真实的产品、硬核的技术、稳定的盈利踏实向上,却换不来应有的资本尊重,我们不禁要问:现在企业的定价,究竟是靠什么?靠技术?靠财报?不如靠嗓门。

在这场谁讲得更动听的资本游戏中,拼的不是现金流,而是想象力;看的不是交付数,而是PPT页数;销量可以不多,亏损可以很大,只要会讲梦,就能市值千亿、头顶光环。

这不是企业估值,这是市井叫卖——
谁声大,谁先上牌桌。

一个人在讲实话,一群人在鼓掌幻想。有人以为蔚小理被低估了,却从不提它们的单车亏损与研发支出压顶;有人说长城缺乏想象力,却看不见它正在销量结构中迈向中高端,实现一场低调而坚实的突围。

长城像一位沉默的农夫,在喧嚣中躬身耕耘,春种一粒粟,秋收万车财;而市场却更愿为那几个在望天打卦的说书人献花。

如果市场的估值体系让你看不懂,那也许不是你错了,而是市场疯了。
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

只是短期这台投票机,如今似乎坏掉了方向盘——投的是情绪,估的是故事,信的不是企业,而是段子。

市场若继续靠拍脑袋定价,拍着拍着,真得小心把理性拍傻,把逻辑拍烂,把价值拍没了。

长城没有浮夸的语录,没有镁光灯下的幻想宣言,有的只是扎实的产品力和一份份真金白银的销售数据。
它没那么热闹,却走得踏实;没那么性感,却正在悄然走进新时代中国车企的高端塔尖。
浮云虽美,终不载物;实车虽沉,方能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