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连续5年亏损的上市公司ST张家界今年上半年仍在延续亏损态势。8月25日,ST张家界发布2025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约3327.14万元,但亏损的数额在减少,同比减亏45.6%,同比减亏主要是子公司大庸古城折旧摊销及财务费用减少。
受到大庸古城项目拖累,ST张家界近年来连续出现亏损,5年亏损超13亿元。目前,大庸古城和ST张家界都面临着重整。大庸古城巨亏和“空城”现状不久前被央视《焦点访谈》聚焦报道,引发广泛关注,根据媒体报道,目前大庸古城正在进行全面重整及盘活工作,计划明年7月完成提质升级对外运营。
张家界市拥有绝版的旅游资源,拥有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首批 5A 级景区等桂冠,早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和国内重点旅游城市。上市公司ST张家界全名张家界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营业务包括:(1)旅游景区经营;(2)旅游客运;(3)旅行社经营;(4)旅游客运索道经营;(5)其他:酒店经营、房屋租赁等。旅游景区包括宝峰湖、大庸古城,旅游客运包括环保客运、观光电车,旅行社包括张家界中旅,旅游客运索道包括杨家界索道,酒店包括张国际酒店。
今年上半年,ST张家界业绩继续亏损,但亏损额有所减少。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营收1.94亿元,同比增长11.4%,归母净利润亏损约3327.14万元,同比减亏45.6%,扣非净利润亏损3316.87万元,同比减亏45.84%。
公司的费用在上半年出现了较大增加。由于上半年广告宣传费用增加,公司的销售费用为1031.35万元,同比大涨63.28%。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高达7.57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7.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1.85万元,同比下降94.62%,主要是旅游服务及客运行业收入同比减少。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客运业务营收下滑4.11%,成本却增长3.60%,最终毛利率减少6.78%。
从主要成员公司数据来看,环保客运、宝峰湖、杨家界索道、张家界国际大酒店上半年的营收均出现了同比下滑,其中宝峰湖业绩下滑最明显,购票人数27.35万人,下滑19.96,营业收入1922.10万元,同比下滑13.97%。上涨的板块是十里画廊观光电车和张家界中旅,营收同比分别增长6.61%、97.18%。
之前业绩报告中一般都会在主要成员公司数据中披露大庸古城公司的经营数据,但是这次半年报中已经没有大庸古城的位置。但在半年报营收构成及主要参股控股公司介绍中提到,大庸古城服务营收221.39万元,同比减少4.84%,占营收的比重仅有1.14%。上半年,大庸古城公司净亏损约3240万元。
虽然背靠绝顶旅游资源,但ST张家界最近几年的业绩并不好,营收规模从2015年的6.74亿元高点一路下滑,2020年至2022年连续3个年度营收在2亿元以下,2022年跌到1.32亿元的阶段低点,2023年和2024年回升到4亿元以上。
与营收下滑相关联,公司归母净利润也自2015年后不断下滑,最近5个年度连续出现亏损。数据显示,公司2020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0.92亿元、1.35亿元、2.60亿元、2.39亿元、5.82亿元,5年累计亏损超1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开数据显示,张家界市的接待游客数量继续大增。今年1-7月,全市共接待游客2781.7万人次、总花费394.8亿元,分别增长5.2%、8.1%;其中入境游客72.2万人、总花费3.8亿美元,分别增长14.2%、16.4%,持续领跑全国同类城市。
ST张家界业绩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大庸古城的拖累,大庸古城持续投入并没有换来大规模的游客增长和净利润的增长,反而成为累赘,成为人造古城建设运营失败的惨痛教材。
大庸古城项目占地240亩,建筑面积16.55万平方米,建成后预计每年实现营收近5亿元,净利润近2亿元。大庸古城项目2016年开工建设,拟打造成集“吃、住、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休闲区,其立项可行性分析报告参考了杭州宋城、乌镇西栅等旅游综合体的成功模式。但是大庸古城项目建设周期长,至2019年主体建设基本完成、2021年项目投入试运营。正赶上旅游市场低迷,项目招商及运营不达预期。2021年至2024年,大庸古城营收较少,净利润持续亏损,亏损额度超过10亿元。
张家界大庸古城城楼夜景。资料图片
根据公司公告,目前大庸古城项目面临重整。2024年8月26日,张家界大庸古城发展有限公司收到张家界中院送达的《通知书》,申请人湖南泓瑞电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泓瑞电梯”)向张家界中院申请对大庸古城进行重整。2024年9月11日,张家界中院裁定受理泓瑞电梯对大庸古城的重整申请,并于2024年9月12日指定张家界大庸古城发展有限公司清算组担任大庸古城管理人。
2025年3月11日,大庸古城收到张家界中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张家界中院裁定准许大庸古城重整计划草案提交期限延长至2025年6月11日。
在近期与投资者的互动中,有投资者提出公司因为投资打造大庸古城导致年年亏损而被ST,如果拿不出改变大庸古城现状的方案,是否考虑剥离这个沉重的包袱。对此,公司回复将认真对待,后续情况请以公司公告为准。
不久前,大庸古城被传出已经闭园。6月27日晚,央视综合频道《焦点访谈》栏目专题报道《人造古城 何成“空城”》,反映张家界市大庸古城项目在建设、运营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节目中,当地官员承认了“跟风建设”的决策失误。
风口财经注意到,公司网站在8月7日转发了湖南日报的报道提到,目前,大庸古城正在进行全面重整及盘活工作,计划明年7月完成提质升级对外运营。8月6日,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一行调研了大庸古城全面重整及盘活工作。他指出,大庸古城项目离城区近、人流较为密集,已有一定的开发基础,务必通过努力打造成张家界新的旅游品牌。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发挥好张家界自然山水旅游的品牌优势,高效盘活现有资源,加大引流推广力度,创新开发运营模式,发展城市休闲度假新业态。
由于业绩持续亏损,公司已经被深交所实施其他风险警示。今年4月17日开市起,公司股票简称由“张家界”变更为“ST张家界”。消息一出,公司股票连续5个交易日跌停。截至8月28日收盘,公司股价7.55元/股,总市值30.56亿元。
ST张家界同样面临重整,2025年半年报中也有提及。2024年10月16日,公司收到张家界中院送达的《通知书》和《决定书》,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张家界中院决定对公司启动预重整,并指定张家界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清算组担任预重整临时管理人。
2024年10月28日,公司披露《关于预重整临时管理人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的公告》,预重整临时管理人决定公开招募公司的重整投资人。在预重整临时管理人要求的期限内,共有45家意向投资人提交了重整投资方案。
2025年7月3日,公司收到张家界中院送达的《通知书》,申请人湖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向张家界中院申请对公司进行重整。2025年7月15日,公司收到张家界中院送达的《通知书》,申请人张家界市经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向张家界中院申请对公司进行重整。
公司表示,目前,公司正在依法主动配合法院及预重整临时管理人有序推进各项预重整工作。公司将继续配合预重整临时管理人开展债权审查、审计和资产评估、重整投资人遴选等事项,并在预重整临时管理人的监督下开展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公司将履行债务人的法定义务,争取多方支持,以期实现预重整工作的顺利推进。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尚未收到法院关于受理重整申请的文书。
在2024年年报中,公司提到,2025 年计划全力冲刺实现营业收入50,968.80万元,同比增长18.09%,这个目标仍有一定难度。
对于公司面临的风险,公司表示,一是旅游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频繁爆发,公司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二是经营成本攀升压力增大,旅游旺季劳动力短缺人力成本上升,景区开发与维护费用持续增长,免费优惠政策覆盖范围扩大,公司运营成本显著增加。三是游客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持续升级,且体验评价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快速扩散,对公司品牌形象构成直接影响。
就公司持续亏损、大庸古城经营现状、未来公司主攻方向等情况,风口财经联系公司采访,目前尚未收到公司回复。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刘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