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诊断明星股二季度业绩及亮点

用户头像
观自在的悉达多
 · 中国台湾  

AI诊断概念股 $Tempus AI(TEM)$ 在2025年第二季度继续表现强劲,收入和利润均实现显著增长,并且第二次上调了2025年全年收入预期至12.6亿美元,彰显了在其对于未来的运营信心。

第二季度业绩亮点:

同大多数的诊断类公司(比如GH, EXAS类似,Tempus目前还处于亏损状态,二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89.6%至3.146亿美元,季度毛利润达到1.95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158.3%。调整后EBITDA从上一季度的负1600万美元改善至负560万美元,接近盈亏平衡。我们期待到今年年底,这家公司有望调整后EBITDA为正,将实现里程碑的运营结果。

对比我们之前分析的GeneDx$GeneDx Holdings(WGS)$ 来说,单季度收入约是GeneDx的3倍,但后者已经实现持续三个季度的盈利;并且从数据规模角度来讲,GeneDx拥有85万的基因组数据,大约是Tempus目前2.5倍之多。

核心业务驱动因素及增长:

Tempus其核心业务是基因组检测,包括既有的肿瘤检测,以及收购Ambry后带来的遗传检测,但市场普通更关心的是其数据业务的收入。

基因组学业务 (Genomics):

基因组学收入同比增长115.3%至2.418亿美元。其中肿瘤检测收入达1.332亿美元,同比增长32.9%,且体量增速从上季度的20%加速至本季度的26%。这种增长是销售团队效率提升、区域重新调整以及技术栈改进共同作用的结果。

遗传检测收入达9730万美元,同比增长33.6%。其增长主要得益于历史竞争者市场份额的萎缩以及整体市场出现的良好顺风。Ambry的平台被市场认为是“金标准”,其周转时间、错误率、技术和分析都得到认可。公司还在罕见病和儿科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尽管规模尚小,但增长迅速,有望在未来贡献更多。

2. 数据和服务业务 (Data and Services):

数据和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5.7%至7280万美元,其中Insights(数据许可)业务增长近41%。

本季度最要的合作是签署了与AstraZeneca和Pathos AI构建肿瘤学最大多模态基础模型的重大协议,这带来了大量预订,总合同价值(TCV)也大幅提升。

该合作是与AstraZeneca和Pathos AI合作构建肿瘤学领域最大的多模态基础模型,该模型将利用Tempus超过350PB的去识别化肿瘤数据,并有望在2026年初发布第一版。该模型旨在通过整合多模态数据,提供对患者疾病的全面理解,发现新的模式和关联,加速药物开发,提高诊断准确性,并预测治疗反应。

这项工作涉及在超过1,000台H200的集群上进行数月的计算,处理数千亿个数据标记(tokens)。该基础模型的预训练正在进行中,第一版预计于2026年初发布该合作对Tempus AI下半年的收入贡献将有小幅的环比增长,因为第二季度并未包含完整的季度收入。

Tempus通过超过4500个机构连接,已经连接了超过4000万份临床患者记录,其中约900万份已去识别化和摄取,涵盖约11亿份医疗文档。其数据库包含超过350PB的连接临床和分子数据。

AI产品的亮点:

AI已融入Tempus业务的各个方面,包括诊断和数据业务。例如,Tempus One™生成式AI临床助手已集成到领先的EHR系统,以增强医生工作流程和即时洞察。Tempus Next™护理路径智能平台已扩展到乳腺癌,进一步推动肿瘤学的AI驱动决策支持。

推出了Tempus xM™用于治疗和反应监测(TRM),这是一种液体活检检测,旨在监测晚期实体瘤患者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反应。

Tempus拥有广泛的AI算法组合,例如用于分层糖尿病风险或用于心电图的FDA批准算法(心房颤动和低射血分数)。尽管这些算法能带来巨大的患者和经济效益,但目前美国医疗系统缺乏对纯AI或算法的报销机制,这限制了其在财务上的显著贡献。

未来催化剂:

新基础模型的合作:Tempus正与多家公司进行深入讨论,探讨构建类似AstraZeneca和Pathos正在构建的基础模型。公司预计长期来看,许多企业将构建或利用类似模型,并将大量资金从传统的化学和生物学转移到数据和AI领域。

罕见病和儿科业务的扩展:Ambry在罕见病和儿科领域是第二大参与者,尽管目前规模较小,但增长迅速,有望在未来几年成为重要驱动力

AI算法的报销:随着医疗系统解决AI和数据产品,特别是算法的报销问题,这些产品有望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新疾病领域拓展:除了肿瘤学,公司在心脏病学、放射学、病理学和神经精神病学等领域也拥有大型数据集,这些有望成为诊断和数据业务的长期驱动力

战略性收购和合作:Tempus将继续以机会主义和纪律的方式进行收购和合作,寻找能够带来协同效应、填补公司战略空白的资产,但不会因此偏离现有的有机增长计划和盈利目标。

大家觉得国内可以对标的企业有哪些呢,欢迎讨论

PS 我知道有一家从发展上希望转型到TEM模式的,看看大家能猜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