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宇科技逻辑推演:业绩增长势头强劲,价值严重低估的化工明珠

用户头像
豆总发发发
 · 广东  

赞宇科技,作为化工领域的杰出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举足轻重。2025年上半年,其业绩表现已足够亮眼,而下半年及未来的增长潜力更是令人瞩目,当前公司处于价值严重低估状态,有望成为投资者的潜力之选。
上半年业绩核心剖析:真实盈利远超账面
根据赞宇科技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65.5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1.71% ,归母净利润为9719.9万元,同比增长6.35%。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净利润数据是在公司计提了3600多万减值损失后的结果。若剔除这一影响,公司实际的净利润水平大概率超过一个亿,这已然彰显出公司在经营层面的稳健实力。
从业务板块来看,表面活性剂(含洗护用品)营业收入达29.87亿元,同比增长56.14%,销售毛利率为5.31%,较上年同期增长0.46个百分点,显示出该业务板块强劲的增长态势和毛利率提升趋势。油脂化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4.21亿元,同比增长30.36%,虽然销售毛利率为7.15%,较上年同期降低0.7个百分点,但考虑到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其营收的显著增长依然体现了该业务的市场竞争力。
印尼子公司:下半年的业绩增长引擎
印尼子公司在上半年就已展现出强大的盈利能力,实现净利润1.02亿元。而下半年,随着产能的进一步释放,甚至有望翻倍。这背后的支撑因素众多:
• 产能扩张:印尼杜库达基地现有油化品产能55万吨,改扩建工程按计划正常推进,部分装置已于6月进入试产阶段,下半年产能释放将带动产量和销量的大幅提升。浙商证券研报指出,在量的维度上,这种产能的释放将为公司带来实质性的业绩增长动力。
• 价格红利:棕榈油价格在2025年整体中枢上移,2025H1国内棕榈油现货价达9219元/吨,同比 +16.7%。截至8.23,2025Q3棕榈油均价达9038元/吨,环比 +284元/吨 ,近期日度价格持续涨至9530元/吨。棕榈油价格上涨不仅直接提升了产品的销售价格,还会因带动印尼CPO出口关税提升,进而增加印尼杜库达基地单吨盈利。若按照产能、产销量翻倍计算,仅印尼子公司就有望实现2亿净利润,叠加涨价效应,2.5 - 3亿的利润预期是完全合理估计。
国内油脂业务:扭亏为盈的潜力股
国内油脂业务虽然当前面临一定挑战,但曙光已现。无论是OEM还是ODM业务,产销量都在陆续释放。随着业务的逐步推进,减亏并实现扭亏的时间节点有望在今年下半年甚至明年年终。从长期来看,国内市场对油脂化工产品和日化产品的需求稳定且有增长趋势,公司凭借不断释放的产能和逐步优化的业务结构,有望在国内市场实现业绩的大幅增长。一旦国内业务实现1 - 2亿的利润,将与印尼子公司的业绩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动公司整体业绩迈向新高度。
全年及未来业绩展望:利润空间巨大
综合以上分析,从今年全年来看,利润有望达到3.5亿 - 4亿之间。而展望明年,若印尼子公司全年实现4 - 5亿净利润,国内业务实现1 - 2亿利润,公司全年净利润有望达到6 - 7亿。对比公司当前低于10倍的市盈率,其价值被严重低估。在同行业中,这样的市盈率水平与赞宇科技的增长潜力和业务实力极不匹配,意味着一旦市场对其价值进行合理重估,股价有望迎来大幅上涨。
赞宇科技在业务布局、产能扩张、成本控制和市场前景等多方面都具备显著优势。当前正是投资者关注并布局赞宇科技的绝佳时机,随着公司业绩的逐步释放,其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值得期待,有望成为化工行业中闪耀的投资之星。

风险提示: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对于赞宇科技的业绩分析和预测,是基于当前可得信息、合理假设以及线性外推的计算逻辑。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业绩不达预期 :
• 原材料价格波动:棕榈油价格虽当前呈上涨态势,但未来走势难以精准预测。若棕榈油价格大幅下跌,印尼子公司产品价格和单吨盈利将受冲击,即使产能翻倍,利润也可能无法达到预期。反之,若价格上涨过快,可能引发市场需求变化,影响产品销量。
• 产能释放风险:印尼产能扩张虽按计划推进,但在实际生产中,可能因技术故障、供应链中断、当地政策变动、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导致产能释放延迟或无法达到预期的翻倍目标,从而使产量和利润增长受限。
• 市场竞争加剧:油脂化工和日化行业竞争激烈,若竞争对手推出更具性价比的产品或采取激进的市场策略,赞宇科技国内业务的产销量释放可能受阻,扭亏为盈目标实现难度增加,甚至可能面临市场份额被挤压、毛利率进一步下降的风险。
• 汇率波动影响:公司涉及海外业务,汇率波动会影响进出口产品价格、成本以及汇兑损益。若本币升值,印尼子公司产品出口价格相对提高,竞争力下降;同时,海外收入换算成本币时会减少,影响整体利润表现。
• 政策法规变化:化工行业受环保、安全等政策法规影响较大。若政策趋严,公司可能需要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环保设施升级、安全生产改进等,增加运营成本,对利润产生负面影响;政策对行业准入、税收等方面的调整,也可能改变公司的竞争环境和盈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