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下午5点启程去广州番禺比音勒芬总部,12日上午11点返沪,结束了比音勒芬的股东会行程。下图是刚到的时候,拍的总部大楼。
有人问,肯迪文2025年还会亏损吗?老谢的回答是2025年包亏,2026年也会亏。
老谢说,拉夫劳伦是美国的学院风,一年能卖到500亿(2024年中国境内的销售额有40-50亿),肯迪文是英伦的学院风,潜力也会很大,非常看好肯迪文。
老谢说,切瑞蒂1881今年4月份在澳门开了第一家店,第一家店如果弄不好后面不会乱开店。因此,1881的品牌定位可能还没有完全定下来,处于试水期和摸索期。
有人问,比音勒芬的年轻化是不是意味着产品价格带的下移?老谢说年轻化有两重含义:第一个是让原来的客户穿起来更显年轻,而不是专门给年轻人设计衣服,丢掉原来的客户。
年轻化的第二重含义是,吸引年轻人,让年轻人更认可比音勒芬,这里面是培育市场和播种的含义。
老谢强调,年轻化绝不是降价销售,现在VIP的复购率依然达到70-80%的水平,基本盘稳住是没有问题的。
接着,老谢补充了投资者对国际化的误读:比音勒芬的国际化不是马上去国外开店,而是产品开发要国际化,运营理念要国际化,做事行为要国际化。
我也想过这个问题,比音勒芬在销售额40亿的时候就开始到国外开店,是不是有些着急了,中国高端服饰市场难道只有40亿吗?这次老谢的解读应该是符合常识的。
我对比音勒芬国际化的理解是,先按照老谢说的产品设计、运营理念和做事行为全部国际化之后,能够和国内的国际品牌正面交锋之后,特别是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之后,再在国外开店并不迟。
有人提出库存增加和周转率的问题。老谢的回答是高端品牌和大众品牌的打法不同,其他品牌都是当季打折销售;比音勒芬这种高端品牌价格是第一位的,一般过季或第二年才会打折;而且比音勒芬的存货不是死货,变现能力很强。
2022年5月份,央视采访谢秉政的时候,他也是这么说库存的。如果投资者不理解高端品牌更看重价格这个关键点,看不到高端品牌毛利率高,变现能力强的话,会经常陷入担心存货暴雷的风险。
当然,老谢肯定知道存货长期偏高的后果,所以他说会注意这个事情,会持续优化存货的总量和结构。
有人问,比音勒芬上市之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是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一季度增速出现下滑,那么比音勒芬未来高增长的突破口在哪里?
老谢回答说,比音勒芬过去的成就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整个团队努力的结果。面对增速下滑的情况,2025年的工作重点就是强化干部带团队,把干部的认知和知识变成员工的认知和知识。
老谢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只要不怀疑比音勒芬的执行力,就不应该怀疑比音勒芬2025年的业绩增长情况。我认为2025年比音勒芬的营收还能保持双位数增长,净利润因为肯迪文和1881的亏损还会承压,短期内跟不上营收增速。
有人问老谢,当初为何选择了比音勒芬,为何选择了高尔夫的赛道,怎么会那么巧就成功了呢?
老谢回答说,可能就是骨子里有一点儿差异化的意识,开始创业的时候还没有什么红海市场和蓝海市场的说法。如果大家都拼命地挤公交车到目的地,这个时候你发现骑自行车也能到达目的地,那就骑自行车呗。
当时服装行业都在挤破头做商务休闲,老谢就琢磨自己做不一样的运动休闲,应该可以走出来,于是就这么慢慢走出来了。
老谢在接受央视采访的时候也说过,高端化也是一种差异化。我想,如果未来比音勒芬能够始终坚持高端化这种差异化路线,应该是可以有更大成就的。
老谢说,原来国内高端男装10个亿就是天花板,很多企业做到这里就是瓶颈了。但他自己不这么认为,他说只要坚持深度的产品开发,坚持深度的运营挖潜,高端市场后面挖出来的都是金矿。
我觉得老谢说得对,拉夫劳伦2024年国内市场高双位数的增长已经证明了高端市场的潜力。
老谢说,能够创造高端产品,能够创造非凡价值的公司少之又少,高端产品怎么可能是智商税?有钱人只是有钱,他们并不傻。
我去参加股东会,也提了一个小问题:新总部大楼项目里面有一个智能化T恤生产车间的项目,是不是比音勒芬要放弃生产代工了?
老谢说,这个是给供应商打个样,并不是要搞服装生产,服装生产太复杂,自己也搞不来。
股东会结束之前老谢说,挑战不可能,人生才好玩!这句话意味深长,哈哈!
股东会结束之后,有专人带我们参观大楼下面的三个门店。我拍了几张照片肯迪文的照片,感觉衣服的做工确实不错。同行的有位股东说,照片没有真实的衣服好看,我感觉也是如此。
所以,想要尝试肯迪文的朋友,一定要去线下门店看看。最后一张是1881的鞋子,我一进店铺就看到这两双鞋子,有种高大上的感觉,哈哈。
【文章是根据股东会内容和自己的见闻整理,部分内容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买卖,风险自负!】#2025股东大会调研见闻#@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