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共享单车

用户头像
高君迟
 · 上海  

最近每次骑共享单车都要忍受巨大的噪声,不管是美团还是哈啰,在扫码后都会有一段声音。美团主要宣传其单车优惠券,哈啰更过分,在优惠券后还将广告植入了进去。

最开始只是反感,后来仔细想了想,认为这是非常愚蠢的行为。得亏现在共享单车的竞争格局已经稳定下来了,不然这么做会失去大量的客户。

由此也可见,即使在护城河门槛低的领域,惨烈的行业大战后行业格局基本就稳定了,除非有新的革命技术或新的市场机会。这次外卖大战,如果美团赢了,外卖大战应该就是终局了。

共享单车是付费产品,消费者付费后理应该获得好的服务,这是最基本的道理。

反之,付费之后还要忍受广告,则会给消费者带来极差的体验感。这和那些付费之后还需要看广告,VIP之后还有SVIP的视频平台犯了一样的错误。

从商业的逻辑看,大概是企业想要增长,但市场已经饱和,于是想出了这种烂招来再多榨出点利润。

但这是严重违背客户至上的理念,是对消费者好感度的放血,也是对企业品牌形象的抹黑。如果再进来一家本本分分的竞争者,那这些不守规矩的在位企业日子将会很难过。

每个领域能挣到的钱有限,不尊重客观规律的增长要求,要么会毁了这个行业,要么会毁了这家企业。

对比一下美团和哈啰单车。

就个人感受而言,哈啰的新车比例更高,新车骑行体验也非常好,而且月租比美团略便宜,基于以上原因我买了一段时间哈啰的月卡。

但后来也发现哈啰存在明显的问题——1 车辆调度不及时,在高峰期会时不时没有车,而对比之下美团基本上都能找到。2 有一定比例坏车,虽然哈啰新车比例更高,但确实也会扫到一些刹车失灵、轮胎不平的车;美团的车总体旧一些,但下限感受要好一点;不知道是不是策略不同,美团单车价格更贵使用寿命更长?3 哈啰的扫码界面略复杂,扫码后还需要确认,而且中间往往还蹦出来广告。美团基本上扫码就能骑行了,更清爽、快速。

从综合体验来看,美团单车确实更靠近消费者,长期坚持有望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但是这个噪声广告是一大败笔。作为美团的投资者,对这点还是蛮失望的,至少体现了企业文化贯彻的不够彻底。希望美团能够早点认清错误,回归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