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新化股份实现营收 29.66 亿元,同比增长 14.22%,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脂肪胺和合成香料的销量大幅增加,其中脂肪胺销量增长 26.43%,合成香料销量增长 57.56%。然而,与营收增长形成反差的是,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 10.18% 至 2.27 亿元,毛利率也从 23.26% 降至 20.76%。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成本上涨,例如丙酮价格上涨了 10.07%,同时产品价格下行,脂肪胺均价下降 6.77%。不过,2025 年一季度毛利率环比回升至 21.9%,这表明公司的成本管控已初见成效。
为了应对成本压力,新化股份采取了一系列成本结构优化措施。在原材料采购策略上,公司与丙酮供应商签订年度合约,锁定优惠价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原料涨价带来的影响。在工艺升级方面,宁夏合成香料基地采用了 APC 先进控制系统,使得蒸汽能耗降低 10%-15%,人工成本减少 50%。此外,在费用控制上,2024 年公司财务费用同比下降 36.14%,主要原因是汇兑收益增加。
2024 年,新化股份归母净利润为 2.27 亿元,同比下滑 10.18%,核心产品价格下跌是主要原因,其中脂肪胺均价下降 6.77%、有机溶剂下降 2.62%、合成香料下降 3.37%。但 2025 年一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 53.3% 至 0.72 亿元,这反映出公司产能释放和产品结构优化已取得一定效果。
2024 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3.11 亿元,同比增长 10.61%,存货周转率从 6.51 次提升至 7.19 次,这显示出公司的运营效率有所改善。不过,应收账款周转率从 9.90 次降至 8.68 次,这需要关注下游回款风险。
在核心业务方面,新化股份的脂肪胺综合产能在国内处于前列,覆盖 C2-C4 系列,且客户粘性强,能够满足农化企业的需求组合采购。合成香料业务中,宁夏基地一期 1.66 万吨产能已投产,江苏馨瑞三期 1.88 万吨项目预计 2025 年下半年试产,并且公司已绑定奇华顿全球采购体系,75% 的产品直供该体系。在电子化学品领域,与兴福电子合资的 2 万吨电子级异丙醇项目于 2025 年建成,将切入半导体清洗高端市场。
新兴业务方面,新耀科技 1 万吨 / 年 LFP 极片回收项目预计 2025 年下半年投产,该项目采用自主萃取技术,锂回收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已应用于格林美、蓝科锂业产线。同时,公司的萃取法沉锂母液回收技术获藏格矿业、盐湖股份采用,形成了 “资源 - 再生” 闭环。
2024 年,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14.84%,新增专利 18 项,并与浙江大学共建高值化学品实验室,在合成生物技术平台布局高附加值产品,这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构建了一定的技术壁垒。
2024 年,新化股份拟每 10 股派现 4.5 元(含税),合计派息 8567 万元,占净利润的 37.7%,按当前股价 29.08 元测算,股息率约 1.55%。近三年公司分红率维持在 30%-40%,体现了对股东的持续回报。
截至 2024 年末,公司回购专用账户持有 239.46 万股,用于股权激励或市值管理,这彰显了公司对长期发展的信心。
2025 年 2 月,建德市国资减持 41 万张可转债,占发行总量的 6.3%,权益比例从 16.91% 降至 15.98%,此次减持不涉及股票减持,未影响公司控制权,主要是释放了一定的流动性。
2025 年一季度,刘丽萍减持 3.06% 至 190.08 万股,陈高洪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但国信证券增持 3.51% 至 310.59 万股,这显示出机构对公司的看法存在分歧,同时也有长期资金进行布局。
全球香料市场规模已突破 380 亿美元,而中国前十大企业市占率仅 21.2%,新化股份通过规模化生产和技术绑定,如与奇华顿合作,有望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过程中抢占更多份额。
在国家 “双碳” 目标的推动下,动力电池回收需求爆发,公司的萃取技术契合政策导向,预计 2025 年锂电回收业务将为公司贡献新增量。
应急管理部《精细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规范》于 2025 年 10 月实施,公司宁夏、江苏项目自动化水平领先,在安全标准升级的背景下具备显著的合规优势,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供给侧改革的机会。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