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2025半年报分析

用户头像
villike
 · 广东  

这篇文章,是我对万科2025半年报的分析,还有我下一步的交易方向。

1、上半年万科亏损了100多亿,ROE还是负的,这个经营成果没什么好点评的,直接展现出来的就是很烂。

2、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看,上半年底万科财报显示有应收93亿,预付525亿,存货4625亿,合同资产124亿,其他应收2153亿,长期股权投资1096亿,固定资产204亿,这就是8800多亿的资金占用了,另一端有应付1362亿,预收1580亿,其他应付1430亿,抵减4400亿,净投入大概4400亿,哪怕按照去年的数据看,也就3000多亿营收,去年利润也是负的。

万科的财务数据巅峰是在2020年,那年底公司有应收30,预付620,其他应收2500,存货10020,合同资产60,其他流动60,长期股权1420,固定资产130,应付2960,预收6300,其他应付2120,投入14840,对应11380,净投入3500亿,产出4000亿营收,400亿利润,很明显投入超大(大往往意味着管理难度高,何况这还是个很难标准化的项目公司),而投入产出比是一般的。

万科这个生意的大头是房地产开发,存货的投入实在太大,存货的成本一方面比较刚性,另一方面又面临着竞争对手的拍卖竞价,而产出端又很难有明显的溢价,关键是这个生意的周期太长,从拿地到开盘,如果房价是在持续下行,就会出现毛利率大幅下降、以及叠加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出现的利润大幅下滑,这也就是万科这几年出现的事情。

另外,这个生意是项目制的,每一个项目都要从头开始,这又累又不规模经济,所以哪怕巅峰时期赚钱绝对值看起来不少,实际上是一个很难大规模自动赚钱的生意。

最后,虽然这个生意是“空手套白狼”,一边借钱买地、一边收钱卖房,但跟所有的其他领域一样,“借钱”这个魔鬼,始终都是脖子上套着的那根绳子。

3、这个商业模式确实是不怎么好的,而万科的竞争优势也在2021年开始出现裂痕,这些年一直在艰难地修复经营,从竞争优势的角度看,目前万科还没有明显的恶化,主要体现在品牌的维持和经营策略上。

这几年下来,大一点的非国有房企基本上全军覆没,万科在流动性上面,也明显遇到了很大的压力,经过这一年多的拉扯,如今在深铁250亿2.3%利率真金白银的支持,以及深圳国资的公开力挺之下,已经很少有人会说万科要倒下之类的话了。

上半年万科自己借了240亿,融资利率是3.4%,去年同期是3.6%,应该说不管金融机构是真心还是假意,总归这个利率是说明了一些事情的。

另外,万科在半年报里表示,“自2022年以来,本集团所有新项目均纳入全周期投后管理,目前已有78个项目实现开盘销售,平均开盘周期6个月,投资兑现度为85%。”

我专门在deepseek上面搜了一下这两个数据(开盘周期和投资兑现度)的这种水平如何,结论简单点说就是“很好”,具体的内容我放在文章最后,有兴趣可以去看。

4、再说说经营数据,看细一点还是有点意思的。

上半年万科营收1053亿,下滑26%,这个数据已经回到了2018年,而房地产开发收入的占比已经下降到70%了,其他业务其实增加也不多,主要就是因为房地产开发收入的下滑。

销售现金方面也很难看,上半年销售收到现金617亿,比去年同期少了420亿,下滑41%。

如果看未来,说不定会更遭,上半年万科销售金额691亿,接近腰斩,占全国比1.6%,创出历史新低,同期百强房企销售下降12%,而上半年全国房子销售金额下滑6%,这个事情清楚地展示了:在这种项目制的行业里,龙头反而会因为受到冲击大、复原慢而不如四处开花的小企业更有韧性(当然,这时候小企业已经死了一批、换了一批了)。

万科上半年最后的经营结果,是归母扣非净利润亏损116亿,比去年同期多亏40亿,下滑50%多,比预告的亏损上限还多亏1亿……

再细看看过程数据,上半年整体毛利69亿,毛利率6.6%,毛利跟去年一样多,而毛利率比去年高了1.8%,另外,房地产开发毛利率去年是7%,今年同期8%,也高了一个点。

比起去年同期,销售费用少9亿,管理费用少3亿,财务费用多12亿,一来一去互相抵消了。

投资收益-6亿,下降23亿,主要是联合营企业亏损;资产减值损失51亿,去年是20亿,这两个方面,就是上半年亏损扩大的核心原因。

这样一通算下来,税前亏损91亿,比去年多亏10亿,主要就是上面这两个原因,至于归母净利润亏损更多,那是因为万物云等公司有盈利,所得税还比去年多了,核心的经营情况大概就是上文看到的这个样子。

总的来说,上半年万科的经营结果算是再创新低了,基本都是坏消息。

5、再说一点多少有点变化的地方,除去毛利率看起来稳了一点,经过几年的政策支持,房地产市场似乎开始有一点点变化,有一个怪怪的现象,就是土地成交溢价率提高了,购房者的热情还在低谷,但做面包的和提供面粉的,好像开始有一点点正面预期了,当然,他们也可能会看错,但这个现象我留意到了。

万科当前的数据,跟之前比意义不大,因为销售和结算规模在降低,毛利率暴涨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只有规模到底了,盈利才到底了,而且盈利看同比也意义不大,绝对盈利意义才大,毕竟赚钱才是硬道理。

如上文所说,上半年毛利目前稳住了,期间费用都还稳定,亏损扩大的主要原因就是存货跌价准备又提了80亿,半年报还专门说非并表项目提了29亿减值准备(估计这也是联合营公司投资收益下滑的原因),上半年底,万科报表上的存货跌价准备已经有152亿了,而去年同期提了19亿,准备金额83亿。

去年全年万科巨额亏损,大幅计提减值准备,给外界传递出“你看,我在真实披露”的信号,而今年2月深铁全面介入万科管理层以来,如今的进一步大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看起来像是在打扫屋子了,说白了,就是觉得原来管理层的判断不靠谱,你看信用减值损失去年提了21亿,今年同期也就提了3亿,看起来确实提得差不多了。

6、总的来说,万科是一个“顺风时看起来不错,但本质上一般,而且有债务风险”的生意,这个生意模式不是我最想要那种,品牌目前得到维护,经营策略看起来执行还可以,深铁介入后还在继续清理,目前看到一点点“止跌回稳”的迹象,局势还比较微妙,考虑到以上这些,我的选择是继续等待,买入是肯定不会了,如果有合适的价格,我会把持股全部卖出,有交易的时候,我会发文章出来。

自从2021年以来,我的所有交易——我说的是每一笔买入、卖出(除去打新),全部都在我的XX号(villike的财务自由笔记)发文章出来了,没有任何美化,结合我的实盘披露,可以看得很清楚,所以不用问我某某公司卖了没、某某公司你还持有吗之类的问题,后台输入交易、实盘,都在那里了。

今天就到这,我们下一篇见。

@今日话题 $标普500指数(.INX)$ $恒生指数(HKHSI)$ $上证指数(SH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