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闻社观察 向下绑定。
在新型零食折扣店的冲击下,老牌零食企业陷入了深深的转型焦虑。
9月26日,来伊份连续发布多条公告,宣布将向加盟商或联营商提供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的财务资助,同时推出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以近乎“半价”的折扣向子公司核心团队授予不超过300万股公司回购股份。
一来业绩确实不容乐观,二来品牌未来的挑战还将更加严峻。如此积极的终端管理,显现出来伊份对未来行业挑战的焦虑。
来伊份董事会审议通过的财务资助方案显示,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将向重点城市或重点区域的加盟商或联营商提供财务资助。这笔资金仅限用于公司加盟或联营门店业务的经营。
根据公告,在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之日起十二个月内,来伊份提供财务资助总额合计不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在上述金额范围内,资金可以滚动使用。对单个加盟或联营门店的财务资助金额上限不超过100万元人民币,对同一加盟商或联营商及其关联方的财务资助金额上限不超过500万元人民币。
资金使用费率方面,财务资助利率不低于合同生效时一年期市场贷款利率。单个合同期限不超过十二个月。
来伊份表示,加盟商或联营商须经过严格的资质审核,经公司内部评估经营诚信状况优良,具备偿还能力且有一定规模,才能成为资助对象。
与加盟商资助方案同时推出的,还有针对子公司养馋记品牌管理公司的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该计划参与对象不超过5人,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不参与。
持股计划资金总额上限为2073万元,股票来源为公司回购专用账户的存量股份,规模不超过300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90%,受让价格为6.91元/股。
要知道,来伊份9月26日收盘的股价为12.94元/股,6.91元/股相当于折价了47%,几乎是半价处理了。这也是该激励被一些投资者质疑的原因,如果没有约束,那么低价的激励,不就是在伤害股东利益?
如此优厚的激励自然是有约束的,根据员工持股计划的详细公告,股票给出去之后是被锁定的,想要解锁卖出,就必须达成协议中的业绩要求,也就是和子公司养馋记今年和明年的业绩目标相关。
只有今年养馋记的利润达到2800万元,明年净利润达到3500万元,激励股票才能分两次解锁,不然即使股价涨上天,这部分股票也是不能卖的。
来伊份之所以这么急切,是因为公司的业绩正面临巨大的挑战。
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4亿元,同比增长8.21%;但归母净利润仅为-5068.39万元,由盈转亏;扣非净利润则为-5661.32万元,同比下降536.91%。
来伊份将利润下滑归因于销售毛利额下降。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成本同比上升24.20%;毛利率由41.28%下降至32.61%,同比下降8.67个百分点。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账面货币资金3.7亿元,短期借款1.4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2.1亿元。
由于经营的相对乏力,来伊份的门店规模持续收缩。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门店总数仅为2979家,同比减少14.2%,也就是说仅仅半年时间,公司的门店就减少了快500家。
公司想要笼络加盟商,也有加盟模式在公司业务中越来越重要的客观考量。报告期内,公司直营门店为1395家,占比47%;加盟门店则超过直营门店,达到1584家,占比53%。
虽然最近半年公司的直营店和加盟店都有所减少,但相比直营门店收入大幅下降了78.69%,加盟门店反而收入上涨了78.71%,非常亮眼。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对子公司的股权激励是来伊份的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今年6月,公司的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刚刚以失败告终,原因自然是去年的业绩没能达到考核标准,公司只能花费3022.36万元进行回购。
来伊份的大股东上海爱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也在此前宣布将于今年9月底进行了553万股的减持,持股比例从62.79%降至61.14%。
作为食品企业,对于品控问题乃至食品安全问题的质疑一直冲击着来伊份的品牌形象。
比如今年5月,就有消费者发现来伊份的蜜枣粽中发现疑似带血创可贴,引爆一时舆论。当时公司表示已成立专项调查小组,并全力配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调查工作。但几个月过去了,该调查似乎并没有什么进展。
根据黑猫投诉平台,目前针对搜索词来伊份有1167条投诉内容,不少人对来伊份旗下吐司、猪肉脯等产品的品控问题都有所质疑。
来伊份的5000万加盟商资助计划和子公司股权激励,无疑是在业绩下滑中的一次主动突围。但同时,传统零食行业当前处境的被动肉眼可见,不选择资金压力更低的结构性转型,反而选择输血扩张,对公司未来资金的压力还将进一步扩大。
留给来伊份的时间可能不多了。在休闲零食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老牌巨头的转型之路充满挑战。来伊份能否通过这一系列组合拳实现逆转,市场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