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都科技助力改善广州海珠五岔路口交通环境,获评公安部交管局城市道路交通提效提质全国精品案例

用户头像
佳都科技
 · 广东  

近期,公安部交管局组织开展城市道路交通提效提质全国精品案例遴选工作,经过测评,从全国827个案例中遴选出13类150个全国精品案例。

其中,广州交警报送的“广州市采取压缩路口物理面积、完善慢行交通系统等措施改善五路交叉路口通行环境”脱颖而出,获评关键控制路口提升全国精品案例。佳都科技积极协助广州交警打造该精品案例,助力广州市海珠区推进“五岔路口”的精细化改造工作。

捋顺行车轨迹,缩小路口整体规模;

打通上下游非机动车道,完善慢行系统;

降低路口信号控制延误指数,

调整行人过街相序......

今天带大家看看,这起案例中所实施的优化措施,

给城市道路交通带来了哪些改变!

“五岔路口”通行难题

洪德路、同福路、人民桥相交而成的五岔路口,位于海珠区西北部,据广州交警介绍,这一路口作为连接海珠区、越秀区以及芳村等区域的主要通勤与过境节点,日常通行流量大,进口车流常态消化不良,排队长度较长。

• 路口通行时间长。在优化改造前,洪德路-同福路路口受客观因素限制,内部面积偏大,导致通过路口的里程过长,通行效率低。

• 路口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不仅如此,路口位于高架桥底,现状行人、非机动车过街流量大,受桥墩等客观因素影响,由于慢行系统缺失,易引发人流、车流相互交织,导致路口交通秩序问题明显,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

• 日常通行量大,通行效率低。洪德路-同福路路口主要承载内部通勤及过境交通功能,日常通行流量大,进口车流常态消化不良,排队长度较长,辐射影响周边路口的通行效率。

西进口晚高峰改造前

东北进口晚高峰改造前

为进一步提升道路通行效率,佳都科技助力广州交警联合多部门重点推进洪德路-同福路路口精细化改造工作,针对该路口的道路条件、车流需求、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特性等关键要素展开深入调研分析,提出捋顺各流向轨迹、完善路口渠化设施等交通组织改造建议措施以及配套精细设计信号控制方案,充分挖掘提升空间,有效缓解路口拥堵状况,改善五岔路口交通环境。

改造前路口

改造后路口

具体应用中,在交通组织改造方面,通过前置北进口(洪德路进入路口方向)停止线、导流带分离车流交织、调整南往南掉头对正车道位置、理顺非机动车行车通道、拓宽行人非机动车等待区等措施,规整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通行轨迹,改善路口交通秩序,并增设5处过街安全岛缩短斑马线长度,对岛头进行线形渠化,全包立面标记安全提醒,提升行人过街舒适度。

路口改造前

路口增设安全岛后

信号控制方案优化方面,基于路口改造措施,一是缩短信号周期,从原来的最大信号周期180秒降低至165秒,同时结合路口流量规律,增加东北进口、西进口绿灯时间比例,减少绿灯空放,降低路口延误指数;二是根据实际行人过街需求,对于过街距离较长且设有中央安全岛的东西向过街,采取二次过街搭接绿波策略,提高过街连续性;对于过街长度较短、有安全岛的南北向过街,通过周期内增加放行次数的方式,降低过街的等待时间,减少闯红灯等违法行为。

行人过街相位放行次序示意图

路口精细化治理成效可观

车流排队长度减少近一半

数据显示,精细化改造完成后,早晚高峰期间,路口机动车平均延误从116s降低至84s,优化率为27.6%,西进口最大排队长度从130m降低至60m,优化率为53.8%,东北进口最大排队长度从240m降低至127m,优化率为47.1%,路口通行效率有效提升。

通过精准规划路口交通组织和精细设计信号控制方案,对于提升路口整体服务水平具有积极作用。接下来,佳都科技将继续助力交警部门推进城市道路交通精细化治理,提升专业化治理水平,以数字化转型重塑城市交通治理模式,探索“科学治堵”的创新路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