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股价表现,再论第四范式的商业模式第一性原理

用户头像
會戢山加利敦
 · 浙江  

近期阅读了多篇关于第四范式的机构研报,发现一个共性:大家对其讨论总是停留在“收费模式”这一层面,尤其是纠结它是不是按 license 收费,是不是和 SaaS 的订阅制差距太大。

我认为这种理解过于肤浅。要看懂第四范式,不能只盯着“怎么收费”,而要回到它到底在做什么:

大模型的落地逻辑是预测下一个 token(文字、像素、声音),解决的是交互和生成问题;
第四范式的先知平台逻辑是预测下一个行业事件 X(下一个风险暴露、下一个客户流失、下一个库存缺口),解决的是业务经营层面的决策问题。

一个在生成内容,一个在驱动企业 KPI。终局自然不一样。


一、先知平台和大模型,不是一个赛道

大模型的商业化,更多靠 API 调用、订阅 SaaS、嵌入式生成。看 OpenAI、Midjourney 就知道了。

而先知平台的价值,是直接接到企业的业务神经:风险、定价、供应链、运营。换句话说,它卖的不是一个“写作助手”,而是一个“利润提升器”。这就决定了它更容易进入长期合同、绑定 SLA,与企业形成深度耦合。

这点,很多研报忽视了。


二、行业空间有多大?

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

2022 年中国决策类 AI 市场规模约 532 亿元,预计到 2027 年 2104 亿元
其中,“以平台为中心的决策类 AI”从 128 亿元增长到 749 亿元,CAGR 42.3%。

这才是第四范式最直接的 TAM。

如果用 CAGR 推算,2024 年这一细分市场大概在 259 亿元左右。第四范式 2024 年先知平台收入是 36.76 亿元,对应市场份额约 14%

别忘了,2022 年它的份额是 22.6%。份额看似下降,但要注意口径和分母的不同:行业在快速扩张,竞争者增加,分母变大,单纯份额波动并不等于它的竞争力下滑。


三、为什么说是“数十万亿市场”?

上面的“749 亿元”口径没错,但它只是 软件平台收入口径

如果换成产业视角:

金融:风控、定价、投顾,每年几万亿资产周转,0.1% 的 AI 渗透就是数百亿
零售电商:社会零售总额超 50 万亿,库存、供应链、定价优化的 AI 渗透就是万亿级;
能源制造:电力、石化、制造业产值几十万亿,调度预测的优化同样是万亿级。

这就是戴文渊强调的:第四范式面对的不是几百亿的软件市场,而是数十万亿的产业数字化决策支出。

所以我们可以这么理解:

狭义口径:IDC/灼识的数据,几百亿级,这是现实的收入池;
广义口径:如果决策型 AI 成为产业标配,背后对应的是 GDP × 渗透率,确实是数十万亿。

这两个口径并不矛盾,前者是近期的现金流池,后者是长期的想象力。


四、竞争优势


技术门槛:AutoML + 垂直世界模型,客户很难自研替代。
部署能力:私有化、本地化的需求,第四范式能满足,云厂商不一定能。
客户粘性:2024 年标杆客户 NDER(净收入扩张率)达到 110%,说明老客户持续加单。
产品矩阵:先知平台 + SHIFT 解决方案 + AIGS + Agent,多层次变现能力。


五、复购,是核心

不要再盯着 license 收费模式了。真正的核心是 复购率和 NDR

标杆客户平均贡献收入约 1900 万人民币
NDER 110%,说明老客户不仅续费,还不断扩展新用例。

这才是平台型收入能持续增长的关键。


六、商业终局的三层结构


平台订阅 + 用量(基础层):类似云计算,算力/节点计费,长期现金流。
Agent / 世界模型付费(增长层):新增一个行业用例,就新增一份收入。
解决方案与成功费(一次性):打开头部客户大门的“敲门砖”。

未来理想状态:前两层占比越来越大,项目型收入占比下降,整体毛利率上升,估值逻辑更像 SaaS/平台型公司。


七、情景想象力

到 2027 年,平台化决策 AI 市场预计 749 亿元

保守:份额 5% → 收入 37 亿元
基准:份额 15% → 收入 112 亿元
乐观:份额 25% → 收入 187 亿元

这是窄口径的推算。如果放大到广义口径,数十万亿的产业数字化决策空间,想象力完全不一样。


八、风险也要看到


毛利压力:解决方案占比高会拖累毛利;
大云厂商竞争:云商若下沉到行业决策层,可能压缩空间;
应收账款:扩张快,应收高,现金流需要关注。


九、结论

很多人一看到“license 收费”就说不好,是用 SaaS 的旧框架去套第四范式

实际上,它的终局不是“卖 license”,而是“把预测行业事件 X 的能力变成长期可复购的平台收入”。

判断投资价值,核心看三点:

行业渗透率(空间);
市占率(竞争优势);
客户复购和 NDR(成长性与可预测性)。

收费模式只是表象,真正的价值在于:第四范式正在从一个项目驱动的 AI 公司,变成一个产业级的决策操作系统。

$第四范式(06682)$ $Palantir(PLTR)$ $迈富时(0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