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這樣一隻股票,每天收市後只出減持五十萬的通告,每次的折扣在1%-3%之間,而且還是機構一直在接貨,你是不是覺得很奇葩?沒錯,這就是$德福科技(SZ301511)$最近發生的事情,每天收市必然看到的一條消息。雖然我知道只要踏入股市,就注定和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聯繫在一起,這是事實,誰也改變不了,但是我見到的往往是週期內多次一筆較大數目的集合競價或者較大折扣的大宗交易,像這種除了一開始較大一筆員工資管計劃減持402.8萬一次性完成外,每天都如此「细嚼慢咽」地減持實屬首見,而後又來一筆新的減持從九月十五日開始。
買買雙方都是自願,一個周瑜一個黃蓋,一個願打一個捱,為什麼會這樣?每天減持五十萬,倒有點像「饑餓營銷」,股東們減持感覺不愁沒人要,拿捏著出貨數量,隨行就市,平攤出貨價,折扣率很低;機構每天都要,平攤入貨價。既然減持已經是最大最差的利空,那不如就往好的方向看一看:
一、橫向對比隔壁$铜冠铜箔(SZ301217)$ ,二季度净利3020萬,一季度475萬,老實說作為國內第一產能的德福如果二季度淨利低於3000萬,我覺得都算輸;就算以3000萬的淨利疊加一季度的1820萬,都4820萬,而去年中報是虧損一個億;
二、收購盧森堡銅箔 (CFL),登頂全球產能第一。做企業的都知道,在國內以叢林法則做準則,為了生存,低價內卷比比皆是,要知道如果收購成功,部分的產能轉移到歐洲,賣個相對合理的價錢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況且把CFL的先進技術引入回國,技術更新迭代躍升階層是可以想像的,不信就看看吉利的國外收購史。有人質疑出收購消息方便減持,一旦減持完成再出收購失敗的消息,有沒有可能?當然有,那既然已經知道可能收購失敗,為什麼不清倉式減持?反正都是減,只又多減1.5%。
三、我相信PCB行業的景氣度,主要是相信英偉達引領的先進科技潮流對人類未來的改寫,目前其他行業沒有這個確定性大,之前已經多次寫過$胜宏科技(SZ300476)$ 的文章,電子電路板,要鑽孔,所以看好的鼎泰高科,週五已經漲停;電子電路板上面需要大量的銅箔,德福是勝宏的供應商之一,在歐洲的CFL更是英偉達的供應商之一,難道要我去悲觀地猜測收購不成功嗎?我現在唯一的懷疑就是收購的價格有點便宜,才13.5億人民幣,1.74億歐元,擔心被撬牆角。
最近看完電影「不可能任務」的最後一部,裡面有很多回憶殺,其實這個系列的電影我印象最深的台詞相反是吳宇森導演的第二部裡面的一句台詞:「上帝在製造英雄之前必先製造惡魔!」英雄與惡魔是伴生關係,沒有惡魔的映襯,又怎能顯示英雄的偉大與不平凡?所以這系列的電影套路往往一開始都是先鋪墊敵人如何強大,任務如何地艱難,過程必須九死一生,所以才有了「伊森」人物的確立,但願德福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