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牛熊对于我这种投资者没有大的区别。真正能持续稳定盈利的人,要做的是寻找优质、安全边际、减少回撤。
因为任何时候都有被人低估和嫌弃的股票。各个板块的股票上涨的时间、节骤都不一样,比如前几年大放异彩的贵州茅台、五粮液在2014-2015年的牛市中涨幅也就一倍左右,在这一轮牛市里也一直难见起色,我预判最好的情况也就是在大部分股票普遍飞涨后被拉升稳住指数,作为掩盖大资金撤退的工具。极限高点最多就是与2021年的顶点形成月线双顶。
再比如近年来陆续暴涨的有色资源股在十年前的那波牛市里也并不是市场的宠儿,但在2007年那波超级牛市里上涨十倍以上的资源股比比皆是。
无他,周期而已。现在爆炒的芯片、光伏、人工智能和二十年前炒作的互联网并无区别。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纳斯达克指数一泻千里。这其中既有经济环境、货币政策的松紧变化,也有人们对于未来预期的美好展望,更有逐利人性的疯狂。
经历了股市、期货多年的跌宕起伏后,我对于不熟悉的行业都是观望和等待。互联网泡沫被戳破后,仍然走出了谷歌、亚马逊等超级大牛。让那些真正能实现盈利增长的公司跑出来,只有风控严格、产品有竞争力、现金流稳定的公司才有这个资格成为王者。
如今的A股,在我心里有几只仍然在谷底震荡的好股票,比如上海机场,比如中国中免,比如安琪酵母。它们在2018年启动的优质蓝筹牛市中短期暴涨数倍甚至十数倍,众多散户挂在估值的山顶,必须靠时间和盈利的增长才能重新慢慢返回上涨的正轨。
包括我长期看好的川投能源等一众水利电力股票在这一轮牛市不涨反跌。毕竟它们在熊市里都异常稳健,没有经历过套牢和爆炒。如今的估值也在慢慢跌出价值,潜伏其中的基本都是长期资本自有另外的持股逻辑,新入的资金不想去抬轿子也是理所当然。
A股最大的毛病是扎堆。机构从众带来的损失还有个向投资人解释的理由,价值投资、优质蓝筹、时间换空间、市场热点,不一而足。真正难得的是逆行者。独立思考、敢于承担、勇于下注的人毕竟是少数。
那些追逐热点和概念的新来者终究会化为成熟投资者的养料。毕竟股市真是一个用钱买经验,用经验去赚钱的地方。
我知道我终将富有。
$达仁堂(SH600329)$ 、$安琪酵母(SH600298)$、$上海机场(SH6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