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药业接上篇。前面写到西藏药业曾经由期货大佬葛卫东操盘上演过一场经典的潜伏拉升的伏击战,此后开启漫漫下跌之路。今天写写我为什么在5月以35.5左右的价格分仓买入120万的西藏药业。
还是从基本面、技术面、消息面三个方面来与大家探讨。我是在今年初医药板块估值普遍偏低时关注到的西藏药业。还有丽珠集团、达仁堂、马应龙等一票优质医药股也是我常年关注的对象。
首先,基本面方面,必须说到我几个非常重视的财务指标。很多大佬也提过,我就不搬门弄斧了,我讲讲自己的一点思路。
一是扣非净利润和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没有利润的营收就是“空中楼阁”,没有现金流的利润就是“纸面富贵”,这都提示着多种潜在风险:企业的产品是否竞争力、成本管控是否得力、应收账款或存货周转是否有效率等等。财务指标一定要跟公司的产品结合起来分析,西藏药业的主力产品是新活素,在国内治疗急性心衰的生物药领域具备独有优势,临床起效快且对肾损伤小,关键一点是毛利率,90%以上的毛利率,堪比茅台,扣非净利润近几年连续暴涨,今年一季度后市盈率最低至11倍左右,估值足够便宜。
二是资产负债率和股息率。我特别讨厌一个公司大存大贷,严格来说公司财务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一般不会自己账上趴着大量闲置资金却又借入高额贷款。在整体经济环境不乐观的前景下,一个风控优秀的公司,一定会随着现金流的改善去降低负债,西藏药业整体资产负债率从21年的30.44%一路降至24年的16.75%,抗风险能力逐步增强。现金流也是越来越好,24年更是一年三次分红,甚至连2024年三季度报表后都在分红,都充分说明公司赚的是真钱,也真愿意与股东分享公司增长红利。当然,分红的大头肯定是大股东拿走了,也有可能是大股东康哲公司和二股东华西药业互相之间的博弈牵制,引得两家妥协分红保障自身权益,但是a股这个市场愿意给小散分一杯羹的公司太少了。现金流充沛,资产负债率持续降低,分红大方,西藏药业已经让我眼前一亮。
其次是技术面方面,只讲一点。长周期k线极限收敛。长期关注我的朋友知道,这是我特别在意的一个指标。我炒过6年期货,经历过各种极端情况下的暴涨暴跌,屡次爆仓、屡败屡战,也曾在期货市场四个月赚过十多倍,技术分析我不敢说自己是高手,但盘感肯定比一般人强。西藏药业前复权下的各中长周期月k线几乎走成一条直线,特别是从2022年4月开始一直到2025年的5月我买入时,一直围绕60月k线均值上下波动,今年以来震荡空间越来越小,已经收敛到了爆发的临界点。
最后是消息面。我关注几点:新活素的唯一性、排它性到底能坚持多久?新活素的市场前景到底怎么样,持续性如何?新活素的集采价格是否会大幅降低?
新活素的保护期限至2031年。这意味着在2031年之前,其他企业理论上不能仿制相同的制剂和生产工艺。它此前享有的5年新药监测期已经结束,监测期内药监局不会批准其他企业同品种药物的生产,但监测期过后,其他公司可以进行相关产品的研发并申报生产。不过,兰鼎生物虽然已申报生产直接仿制,沃泰生物、丹红制药处于临床一期,诺华倒是采用了更前沿的技术,上市时间预计不早于2033年。但是,生物药的审批和上市后对生产工艺、质量的要求很高,医生和患者对新药的逐步接受也需要时间,因此西藏药业的新活素仍会有一段缓冲期,预计在近两年内仍能维持较好的市场独占性。
市场前景上,国内心衰患者基数大且增长比例快,25岁以上心衰患者超1200万人,每年新增约300万,人口老龄化加剧,患者数量预计将持续增长。
集采价格上,新活素在2024年医保续约时价格下降了4.5%,未来若医保谈判降价幅度超预期,将直接影响产品收入和利润。但是在它的国内唯一性未受到直接挑战前,我相信降价的幅度和空间是可以接受的。
综上各个方面,我买入了120多万的仓位。我并不是专业的医药行业从业者,纯粹是个医药的门外汉,但是它优质的基本面吸引了我,让我逐渐抽丝剥茧,一点一点去搜集市场上所有能找到的信息,然后整合分析再予以下注。
我选股的方法是很质朴的投资思想,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买入的每一只股票我都尽量做到了解全貌、充分论证,就算这样仍然有踩雷失败的时候,所以我也必须分仓分散配置,不过整体收益率已经远远超越我预期。
分析难免有不周到不周全的地方,也欢迎专业者给予指正。供大家参考。最近西藏药业已经涨了不少,请大家不要追高。切记切记。
平等交流我全盘接受,不问青红皂白恶言相向的没那个资格,懒得回复一律拉黑。
以上。
$达仁堂(SH600329)$ 、$安琪酵母(SH600298)$、$上海机场(SH6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