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退出亏损业务
光伏业务剥离:2025年4月终止80亿元光伏转型计划,子公司无锡光能、徐州光能因债务问题重整,消除年亏损1.87亿元的拖累。
数控机床出售:2024年底以7亿元出售润星科技,回笼资金并止血(该业务2023年亏损超8亿元)。
→ 影响:资产负债率降至50.78%,现金流压力缓解,资源聚焦三大核心赛道。
加码新质生产力领域
GPU芯片国产替代:收购锐信图芯43.18%股权(估值1.98亿元),切入信创GPU赛道,2024年并表后贡献净利润1700万元,超额完成业绩承诺42%。
氢能港口生态:与联和氢能成立合资公司(持股65%),投资6亿元组建氢能产业基金,整合制氢、储运、加氢全链条,绑定港口零碳化场景。
高端传感器:战略投资聚众科技9.09%股权,切入航空航天、半导体设备用MEMS传感器,打破国外垄断。
1. 港机基本盘:技术领先 + 全球化订单驱动
技术壁垒:超巴拿马型岸桥起重能力200吨(超行业30%),智能化设备占比提升至45%。
订单充沛: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升至14.61%,新增土耳其、孟买、文莱客户,在手订单20亿元(新加坡PSA、釜山港等头部港口)。
产能升级:投资10亿元建设南通智能制造基地,达产后年产能提升至92台轨道吊+28台岸桥,物流成本降20%。
2. GPU芯片:信创市场卡位,技术商业化提速
量产突破:锐信图芯BF2000系列GPU完成国产CPU/OS适配,批量供货党政、电力、交通等信创领域,市占率12%。
战略合作:与国家电网智芯微联合开发电力AI芯片(如电网负荷预测),绑定高端客户。
订单潜力:2024年收获1亿元订单,2025年计划投入2亿元研发数据中心级GPU,抢占1200亿国产替代市场。
3. 氢能:港口零碳场景的垄断性入口
场景独占性:合资公司聚焦氢能港口设备(如氢燃料电池岸桥),打造“制氢-储运-加氢-应用”闭环。
政策红利:符合国家设备更新与碳中和政策,示范项目落地后或获专项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