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彼得林奇书里写过关于石料和水泥等建材的投资逻辑。越大规模效应越好,网点越多竞争优势越强。
这个玩意儿看上去是低附加值的,而且很重他一个厂覆盖的半径是有限的。其实这类产品的毛利率还可以的。就算这几年房地产一塌糊涂,他也还总是在盈利,虽然盈利在下降。
那么雅江电站这个事情出来以后它涨了多少呢?实际它就涨了10%左右吧。
有人算了雅江海螺也就增加约30~40亿净利益还分到十多年上去,对业绩的直接影响不大。
算的很准但是错了。
投1.2万亿会有乘数效应的,如要修路,输电,工程机械,后勤保障等等都会增加投入的。这些增量就会需要相关行业加大投入,那么最基础的建设投入还是会比想象的要多的多。
乘数效应算小点,算3吧,那实际很可能就4万亿了。
(再说那么多工人,那干活得付工资的,付完工资他有钱了,回家搞不好也要翻建房子呢,又要用到水泥。呃,饭馆的生意也会好,饭馆生意好了也要扩大规模,又要用水泥。)
还记得罗斯福新政吗?有时候信心比钱更重要。
再加上周期行业的特点,有可能还没到公司盈利最差的时候股价早已见底了。反过来就是公司盈利很好的时候,也有可能会提前跌。
我感觉现在25块下面去买它,赔钱的概率是非常小的,嗯,至于什么时候赚钱我也不知道。也有可能挺快的。
我的话说完了抛砖引玉,大家讨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