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25H1实现总营业收入109.04亿元,同比减少10.16%;归母净利润14.12亿元,同比减少1.23%;基本每股收益0.34元,同比持平。25Q2实现营业收入39.93亿元,同比减少5.61%;归母净利润4.58亿元,同比减少23.43%。公司业绩下滑主要系天然气售气量较上年同期减少。
业绩下滑主要系气量拖累以及资产减值。25Q2,公司完成输/售气量9.67亿立方米,同比-16.86%,其中售气量8.93亿立方米,同比-13.29%;代输气量0.74亿立方米,同比-44.58%。25Q2售气量中,批发2.5亿立方米,同比-3.33%;零售3.8亿立方米,同比-9.35%;CNG0.1亿立方米,同比-33.9%;LNG2.5亿立方米,同比-24.86%。25H1,公司累计完成输/售气量28.1亿立方米,同比-17.07%,其中售气量25.8亿立方米,同比-14.56%;代输气量2.36亿立方米,同比-37.17%。此外,公司上半年风光资产减值3050万元,拖累业绩表现。
来风改善带动风电业绩提升,风电项目储备充足,装机增长引领成长。电量方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控股风电场实现发电量 80.65 亿千瓦时,同比+8.34%;控股风电场平均利用小时数为 1235 小时,较上年同期+23 小时,高于中电联公布的全国平均利用小时数 148 小时,来风改善发电量提升,带动风电业绩增长。电价方面,25H1公司平均上网电价(不含税)为0.42元/千瓦时,同比-4.49%,降幅相对有限。装机方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旗下阿城项目、哈德门项目、蔚县西水泉、青崖子项目、巨鹿老漳河二期项目并网发电,新增风电控股装机容量 287.45 兆瓦,新增管理装机容量349.95 兆瓦,累计控股装机容量为 6874.80 兆瓦,累计管理装机容量 7435.40 兆瓦。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风电在建项目容量总计1401.95 兆瓦,新增核准风电项目 982 兆瓦,累计有效核准未开工项目容量4591.93兆瓦。
费用压降改善明显,股东回报意愿较高,预计延续高分红。费用方面,公司2025年上半年销售、管理与财务费用分别为171.7/28701.4/53853.2万元,同比去年分别-37.68%、-4.05%以及-12.23%,控费效果卓有成效。2024年度,公司董事会充分考虑股东的即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向股东合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8.83亿元(含税),占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比例为52.81%。2025年,公司将继续根据《未来三年(2024-2026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执行公司利润分配政策,持续稳定投资者分红预期。
投资建议。长期仍看好公司装机增量释放&利用小时数修复和天然气业务现金流优势,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239.77/272.68/300.24亿元,实现12.2%/13.7%/10.1%增长;归母净利润实现23.30/26.98/30.84亿元,对应2025-2027年EPS分别为0.55/0.64/0.73,对应PE分别为14.4/12.4/10.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价下跌风险;装机速度不及预期;上游燃料涨价风险。
END
具体分析详见国盛证券研究所2025年8月27日发布的
《新天绿能(600956.SH):气量下滑拖累业绩,风电持续改善引领成长》报告
分析师 张津铭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20070001
分析师 高紫明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24100001
分析师 刘力钰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24070012
分析师 张卓然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25080005
免责声明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电力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能源电力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