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变电工作为国内输变电和新能源领域的领军企业,当前估值水平显著低于光伏板块整体及主要竞争对手。在行业估值普遍偏高的背景下,特变电工呈现出明显的估值洼地,具备较大的市值增长潜力。
根据理杏仁数据,截至2025年9月26日,中证光伏产业指数(931151.CSI)的市盈率(TTM)为 42.02,处于历史 91.48% 分位点,表明整个光伏板块当前估值处于历史高位。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特变电工当前市盈率仅为 13.33,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表明市场对特变电工的估值显著低于其所在的光伏行业整体水平。
通过与光伏板块内几家代表性企业的估值指标进行横向比较,特变电工的低估值特征更加突出。
市盈率(PE)对比:特变电工的PE(13.33)不仅远低于上能电气(44.45)和阳光电源(22.74),也显著低于因短期盈利困境导致PE为负的隆基绿能和通威股份。这表明市场对特变电工未来盈利的预期定价较低。
市净率(PB)对比:特变电工的PB为1.28,同样远低于阳光电源(8.27)和上能电气(7.85),也低于隆基绿能(2.31)和通威股份(2.38)。这反映了市场对其净资产价值的重估也相对保守。
特变电工并非纯粹的光伏概念股,其业务结构呈现多元化特征,覆盖电气设备、煤炭、电线电缆等多个领域,这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利润基础。
稳定的利润来源:根据2025年中报数据,公司的主要利润贡献者为煤炭产品(利润贡献约25.95亿元)和电气设备产品(利润贡献约25.55亿元)。这两项业务的稳健性是公司价值的“压舱石”。
新能源业务的挑战与机遇:公司的新能源产品及工程板块当前处于亏损状态(毛利率-3.56%),这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整体业绩。然而,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市场普遍预期随着行业周期复苏和公司技术、市场策略的优化,该板块的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改善。
此外,公司境内销售占比高达85.63%,境外销售虽然占比较小,但其更高的毛利率(22.74% vs 17.52%)也显示出公司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的潜力。
综合来看,特变电工作为一家在输变电领域拥有深厚积累,并积极布局新能源的成熟企业,其当前的估值水平(PE 13.33, PB 1.28)与光伏板块整体的高估值环境以及主要竞争对手相比,存在显著的低估。其稳健的基本盘为其提供了安全边际,而新能源业务的潜在改善则为市值向上修复提供了想象空间。因此,特变电工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具备显著的估值优势和较大的市值增长潜力。$特变电工(SH600089)$ $阳光电源(SZ300274)$ $上能电气(SZ30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