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来,中国企业在全球新能源及电气装备市场,特别是中东地区,取得了显著突破,斩获多个价值数十亿甚至上百亿人民币的大型项目。
项目覆盖沙特、中东等地区,涉及光伏、风电、储能、输变电等多个领域
近半年来,中国企业在全球新能源及电气装备市场,特别是在中东地区,取得了显著的突破。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光伏、风电和储能领域。
沙特阿拉伯,作为"2030愿景"的积极推动者,正致力于实现经济多元化,摆脱对石油经济的过度依赖。该国计划到2030年安装40GW的光伏装机容量,并为此启动了面向全球的招标计划,每年计划新增3.6GW的光伏安装量。
2025年10月10日,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其下属联合体成功签署了一项位于沙特阿拉伯的重大光伏项目合同,合同总金额高达约117.19亿元人民币。
同样在2025年10月10日,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3份新能源总承包工程合同,合同总金额合计约27.4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95.54亿元。
比亚迪储能与沙特电力公司成功签署了一份总容量高达2.5GW/12.5GWh的电池储能系统项目合同,该项目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电网侧储能项目。合同总价值估计超过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4亿元。
特变电工成功中标了沙特电力公司的一项大型输变电项目,合同总金额高达约164亿元人民币。该项目主要涉及高端变压器和电抗器的供应,是沙特国家电网升级改造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价值数百亿的海外大单,如同强大的引擎,对国内庞大的新能源及电气装备产业链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拉动作用。
沙特等中东地区的大型光伏项目,对光伏组件的需求量巨大,直接利好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国内头部光伏组件制造商。
2025年9月,多家中国光伏企业集中斩获海外大单,累计签约量约17.83GW
中国能建在沙特签署的3GW风电项目,将直接带动金风科技、远景能源、三一重能等国内领先的风机制造商的设备出口。
2024年中国风电整机商在海外市场的已确认订单量创下13.5GW的纪录
比亚迪在沙特的12.5GWh储能项目,极大地推动了国内储能产业链的发展。
2025年上半年,中国储能企业新增海外订单规模高达163GWh,同比增长246%
这些海外大单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湖中,激起的涟漪效应正深刻地影响着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
海外订单的激增,使得国内设备制造商的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宁德时代、海辰储能等电池企业,其生产线持续满产,订单甚至排到了2026年以后。
新能源电站的生命周期长达20-25年,其长期稳定运行离不开专业的运维服务。海外项目的大量建成,催生了一个庞大的海外电站运维市场。
远景储能在南非储能项目中提供为期15年的全生命周期运维服务
大型海外新能源项目通常需要巨额的投资,项目融资是其成功实施的关键。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带动了国内金融机构的国际化步伐。
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积极参与海外项目融资
近半年来,中国企业在海外新能源及电气装备市场取得的辉煌成就,是中国制造业综合实力和全球竞争力提升的集中体现。
"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国企业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强国际合作,遵守国际规则,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更加开放、包容、共赢的姿态,深度融入全球市场,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