肽卷了 甘李药业何时抛出王炸?

用户头像
石之熊
 · 广东  

减肥药,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利润巨大的生意。
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公开减肥体验,让司美格鲁肽以“减肥针”之名火爆全球。诺和诺德更是凭借这一神药,利润暴增,2025年3月市值曾经高达6500亿美元,这个世界胰岛素巨头的市值一度超越了辉瑞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25年中国减肥药市场全年市场规模预计在60亿人民币左右,而且还在迅速增长。
作为中国胰岛素龙头的甘李药业,目前在减肥针这个市场上,目前却没有一款产品推出,这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慢慢拆解其中的故事。
3年前的集采,为了从竞争对手诺和诺德手中抢夺三代胰岛素市场,采取了最激进的“以价换量”政策,6款产品全部高顺位中标,但降价幅度平均在65%,远超中选品种平均降幅的48.75%,
2022年,甘李药业亏损4.4亿,为保供应链和对新增医疗机构的渠道维护,2022年和2023年年报中显示,甘李药业仅花在销售上的费用合计高达19亿,而2023年全年赢利仅3.4亿。
甘李药业的狠招和绝杀,也让它在2024年的第三轮集采中受益,市场份额大增,利润也开始迅速恢复。
而竞争对手通化东宝在2024年集采中,已经无路可退,只能断臂求生,奋力一搏,在上市30年来第一次录得亏损4000万的业绩。
通化东宝在2022年第一轮集采中,采取了温和降价的策略,加上当年的投资收益,2022年净利润为15.82亿元人民币,2023年,净利润为11.68亿元人民币,可谓相当亮眼。
通化东宝在战略布局上根据自己的研发能力、生产技术和渠道营销优势,“结硬寨,打呆仗”,不轻易冒险。
在减肥市场上,利拉鲁肽专利在2022年8月正式到期,通化东宝迅速布局。
利拉鲁肽虽然是仿制药,但进入门槛非常高。
先看通过上市批准要花多少钱?
生物制剂的上市等效性研究所需资金,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1. 先进行全面的“药学比对”(如分子结构、纯度、活性),花费约500万-1000万元;
2. 再开展“非临床研究”(动物安全性、药效),花费约1000万-2000万元;
3. 最终需做“临床比对试验”:招募100-300例患者,验证疗效、安全性一致,部分复杂品种需更大样本量,单项目花费约5000万-2亿元。
2023年,通化东宝为利拉鲁肽研制和审批上市就砸下2.4亿。对比一下时间节点,甘李药业在2022年-2023年正处在集采阵痛期,只能增发股份筹措资金,销售费用高达19亿,为保住抢回的三代胰岛素市场这个最大的基本盘,如果再投利拉鲁肽,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
此外,中国具备利拉鲁肽制造能力的企业并不多,本质是“技术壁垒+资金壁垒+合规壁垒”三重筛选,而在制造这个环节,通化东宝沉淀了20多年的胰岛素生产经验和技术。
甘李药业受到2022年集采影响,在减肥赛道上,没有抢跑,如果再投入巨资去做仿制药,商业回报可能不具优势。
如今,甘李药业下出了又一着险棋,选择不直接推出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的仿制药,要独树一帜,追求“同类最优”:面对GLP-1市场激烈的竞争,甘李药业选择研发GZR18(博凡格鲁肽)这种双周制剂,其II期临床数据显示减重效果优于司美格鲁肽。如果研发成功,必然又是一个王炸。
从目前从“肽”类减肥针报批数据看,甘李药业2026年仍未进入审批目录。不过,创新药的研发也充满挑战和风险,同时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研发时间是惊人的18年。2027年,博凡格鲁肽能否上市?甘李药业能否抛出王炸,这又是一个充满悬念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