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很多人仍然认为翱捷仅仅是基带公司,本人觉得翱捷应该算是目前国内急缺的具有大芯片设计能力的公司,在目前人工智能芯片的发展一日千里,国内高端自主芯片奇缺的情况下,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国内少数几家大芯片设计公司的价值。
关于仅仅是基带芯片公司的误读:
1 基带芯片是所有芯片中复杂度最高的几种之一,所以全球能做基带芯片的公司就几家,苹果收购英特尔的基带部门后弄了好多年才自用,国内OPPO花费百亿RMB后知难而退,小米花费百亿后也只是半生不熟。所以翱捷科技的芯片设计能力是明显高于普通的SOC芯片公司,如全志,瑞芯微等。
2 把翱捷只看做主业是基带芯片为主的芯片公司,显然就如在2002年很多投资者觉得亚马逊就是个网上卖书的互联网公司,主要对标估值公司应该是图书零售商之类。而忽视了目前人工智能时代和被动自主科技国情这两大背景下翱捷科技的爆发性增长机遇,
关于公司面临的新时代新机遇:
首先人工智能时代:
大芯片设计能力是一种紧缺资源,这也是为什么2018年寒武纪委托博通设计AI芯片,相当于ODM,当时应该支付了1800万美金,2022年上海登临科技委托翱捷科技设计了GPU算力芯片,当时差不多支付了2亿RMB。目前博通的芯片定制业务已经预计在2027年达到600~900亿美金,而翱捷科技在23,24两年集中研发资源于4G,5G芯片的时候,24年仍然获得了大致3亿RMB的芯片定制业务,24年下半年重新承接了大客户芯片定制业务,包括服务大股东阿里的潜在云算力需求等。
其次自主科技时代:
国内智能手机等芯片目前主要还是进口,特别是5G芯片,每年从弯弯进口的芯片在大几百亿美金,考虑目前形势,也是国内除了资源外的主要贸易逆差来源,未来大概率会削减高通,联发科等海外进口,这块大概在2000~3000亿人民币的份额,未来5年,每年替代5~10%,就是200亿市场增量,而且通讯芯片未来是个增量市场(各种无人机,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车等加入通讯网络)。
关于公司估值:
所以关于翱翔科技的估值,大致如下看法:
1 物联网芯片业务:这块是快速增量市场,至少值几百亿,也就是目前公司的市值可能仅仅反应了这块业务的价值。
2 智能手机芯片业务:这块业务是技术门槛极高的国产替代市场,未来5年如削减高通,联发科的50%进口量,预计主要国内展锐和翱捷获得,随着明后年翱捷在智能手机业务的放量,预计翱捷将获得相当份额,这块业务至少值1000~2000亿RMB。
3 人工智能芯片业务:这块业务国内主要是芯原和翱捷,预计两家公司将瓜分大部分国内大厂的业务,目前看翱捷主要潜在客户是字节,阿里等,芯原可能是DS,谷歌等,目前客户均处于保密阶段,但业务都已经在快速推进了一段时间。这块业务弹性极大,估值区间1000~5000亿 RMB?
总结:
所以目前说翱捷科技主要是基带芯片公司,大概率就如2002年说亚马逊就是一个网上卖图书的公司,市值天花板是图书出版类公司,而忽视了其核心能力可以拓展的众多领域。况且博通的芯片定制业务的爆发性增长就是近在眼前的事。国内GPU等算力芯片久攻不下,比如长沙的景嘉微,股价来来回回炒了好几次,但最终还是上海的励算突破的更快些,关键还是看经验丰富的大芯片设计人才在哪里,人在哪,哪就是机会,就能成事。
$芯原股份(SH688521)$ $翱捷科技-U(SH68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