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股份:低估的汽车电池龙头,锂电池高速增长

用户头像
临山仙
 · 广东  

骆驼股份我认为估值还是非常低,网上有大量的研究报告,我简单说说投资逻辑:$骆驼股份(SH601311)$ $国轩高科(SZ002074)$ $阳光电源(SZ300274)$

一、海外业务快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14.40亿元,去年同期10.47亿元,同比增长37.53%,营业收入总体增长6.22%

骆驼股份(601311)今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大幅增长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国际化战略加速落地

公司2025年继续推进“一国一策”属地化运营,新开发19家海外客户,获得5个主机厂项目定点,其中首次实现中国系商用车品牌海外配套,并拿到欧洲知名车企OEM+OES“双定点”,直接拉动订单规模。

2. 北美基地投产释放产能

美国工厂一期100万KVAH产能已满负荷运转,实现本地化生产与交付,既规避关税又缩短交期,带动北美市场销量同比增幅超过60%,成为海外收入增量的核心来源。

3. 铅酸与锂电双轮驱动

海外铅酸电池销量同比增长21.31%,抵消了国内下滑;同时低压锂电池出口销量同比激增274%,在欧洲、东南亚快速渗透,高单价锂电产品显著抬升海外收入结构。

4. 渠道与品牌同步扩张

上半年新增33家海外后装渠道商,累计海外服务商已覆盖60+国家;叠加参加北美太阳能展等国际展会,品牌曝光度提升,拉动售后市场收入同步提速。

二、成功推出了锂电池产品并实现了快速增长,消除了锂电池替代铅酸电池的风险,无论汽车要用锂电池还是铅酸电池公司都能提供对应产品

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锂电池收入分别为1.19亿和3.53亿,分别增长376%和197%。

许多投资者担心铅酸电池未来被淘汰,而骆驼股份现在推出了低压锂电池并取得了良好进展,目前收入规模较小主要是因为目前锂电池渗透率低,所以理论上不需要担心替代风险,并且替代也是个长期过程,骆驼股份的市场地位和渠道优势让它有足够时间去切换并实现相应的市场份额。

汽车低压领域“铅酸→锂电”的替代已确定是中长期的确定性趋势,但节奏是分车型、分场景、循序渐进的,并非“一刀切”。根据网上一些权威分析:

汽车用铅酸电池不会被“完全”替代,但份额将系统性收缩:2025-2027:48V轻混基本完成锂电化;新能源乘用车12V锂电渗透率→25%。2028-2030:法规+成本双拐点,12V锂电在传统燃油车渗透加速,全球渗透率有望突破50%,铅酸退守售后与低价车型。2030以后:固态/钠离子等新技术或再降本,铅酸最终保留在极寒地区及超高性价比细分市场,预计全球份额降至20%以内。因此,对主机厂与供应链而言,“铅改锂”已从“选择题”变成“时间表”,但铅酸电池在中短期仍有其生存空间,不会被一夜淘汰。

三、布局储能业务,未来想象空间大

骆驼股份已明确将储能业务作为“第二赛道”进行系统布局,且覆盖储能电芯、BMS、EMS、系统集成及国内外市场渠道。主要进展如下:

1. 产能建设2023 年起在襄阳高新区投建 10 GWh 储能锂电池生产基地,分两期实施,一期 2 GWh 已于 2023 年开工,产品以 3.35 MWh 标准集装箱和 5 MWh 液冷集装箱为主 。同期建设集成工厂并完成验收,具备储能系统整装能力 。

2. 产品矩阵工业储能:3.35 MWh / 5 MWh 集装箱系统,面向发电集团、大型工商业客户;已签 4 个工业储能项目 。户用储能:5–20 kWh 多款壁挂/机柜式电池系统,主销欧美中高端市场 。便携式储能:利用公司全球售后渠道,主推 0.5–2 kWh 户外电源,补充消费端场景 。

3. 市场与订单2021 年与三峡电能签署 ≥1 GWh 战略合作协议,首批 50 MWh 已供货;150 MW 分布式光伏+1 GWh 储能项目一期已并网 。海外以欧美家庭储能、户外便携场景为主,采用“轻资产+渠道合作”模式快速铺货 。

4. 技术与产业链完成 BMS、EMS 自主开发,形成“电芯—模组—系统—运维”全链条能力 。同步布局锂电回收(10 万吨废旧锂电池项目一期),保障上游金属资源闭环 。

5. 收入贡献(公开口径)公司尚未单独披露储能板块营收,但 2023 年锂电池业务(含低压+储能)收入 0.85 亿元,同比增长 37.95%;随着 2024–2025 年襄阳基地投产,储能被内部视为“新增量主力” 。

综上,骆驼股份不仅已实质性进入储能赛道,而且将其列为与汽车低压电池并列的核心增长极,后续放量可期。

四、投资价值

目前骆驼股份市盈率只有12倍,按照最近研究机构预测,今年利润9.3亿,明年10.7亿元,明年对应的市盈率11倍,今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增长17.94%,总体净利润增长69.46%,作为汽车电池龙头,跟着中国汽车产业崛起不断成长,同时储能业务未来充满想象空间,我认为在当下牛市背景下市盈率给20倍以上是合理的,即股价到20元以上我认为概率很大,只不过可能需要的时间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