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江北之狼
 · 云南  

个人继续看好CPC这个新技术。
这两年很多新技术要么是停留在概念上,技术上很难实现。要么是成本太高,没有替代的原材料,短期根本无法商业化。
而CPC是我看下来,AI硬件方向,短期最容易实现,且能够降本增效,大厂必然会采纳的一个技术解决方案。
我笃定它一定会是继CPO以后,未来的一个明星产品,一个能够快速放量的AI硬件分支。
从炒作的角度,作为CPO的新分支,在今年科技牛市,CPO已经涨出天际的情况下,
我认为,第一次出圈炒作的CPC不可能是一日游品种。
首先这个题材并非是停留在纯概念上,还遥不可及。
一个新技术落地主要看两点:性能和成本。
说白了就是在性能得到优化的基础上,更具性价比,那就会被大厂所采纳!
毕竟大厂之间的竞争,成本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而CPC这个新技术,它的优势完全切中了产业化替代和落地所需要的必备条件。
第一,铜缆替代,省去光电转换模块,单通道功耗可以从光模块的4w将至1.5w,成本下降明显。
第二,减少PCB走线,大幅降低对高端PCB的依赖,可实现15%-20%的整体成本优化。
第三,传统的互联方案功耗占AI服务器整机功耗10%-15%,而CPC 是低功耗设计,单通道能耗显著降低,长期电力成本节省显著。
第四,CPO光引擎坏了很难修,维护难度大,运维成本高。CPC支持标准化插拨更换,易于更换。
总结:CPC单通道成本更低,功耗更低,易于维护的优势让CPC必然会被大厂采纳。
毋庸置疑。
两个要点:
第一,CPC和CPO属于不同的赛道,很多争论的,以为CPC是为了替代CPO,就非常排斥和质疑。其实CPC和CPO是互补关系,不是简单的替换。
新技术的诞生一定是多重行业需求与技术瓶颈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二,AIDC的数据中心建设,未来运维成本的竞争一定是摆到台面上的。
这是被所有人忽略!
大家都只讲AIDC建设,扩建,军备竞赛。
但是未来各大数据中心的运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CPC能够解决运维上的一些痛点。
所以,我一直强调,CPC是必然会被大厂采纳的,我想不到任何CPC会无法进入到数据中心的理由。
现在就是光博会出圈后,等待送样大厂,采纳之后开启正式规模量产。
而我之所以强调CPC的炒作机会,
就是因为在这个新赛道上,国内能打的玩家寥寥无几!
短期非常容易聚焦!
就两个核心公司已经突破了铜缆连接技术,能够给出CPC的核心方案。
在这个新技术上具备了明显的先发优势。
除了自给自足的立讯机密,就是绑定了中际旭创金信诺了。这可不是随便绑绑,金信诺的AEC产品之前就已通过旭创进入XAI供应链,双方有合作基础,如今自然成为旭创CPC方案的主力供应商。公司据传也已多次向Meta和NV送样。
金信诺,我个人认为它的核心逻辑在于抓住了AI数据中心向更高效、更低成本、更易维护的互连方案升级的机遇。公司提前布局,抢占了先发优势。
其走势在周五爆量突破了7,8年的底部。
在CPC必然不是一日游题材的前提下,
短期无论是直接反包向上,还是缩量盘整后再次向上都没有毛病。
看好能够由此开启上涨。
$立讯精密(SZ002475)$ $金信诺(SZ300252)$ $中际旭创(SZ3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