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兴物联(SH688671)$
碧兴物联在2023年8月通过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净额6.23亿元,原计划用于以下三个项目:
1. 智慧生态环境大数据服务项目:计划投资1.92亿元,目标是构建环境监测数据平台,整合污染源监测、生态质量监测等数据,为环境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但截至2024年末,该项目投资进度为0,尚未启动。
2. 智慧水务大数据溯源分析服务项目:计划投资1.70亿元,聚焦水务领域的水质监测、污染源追踪及智能调度系统开发。截至2024年末,仅投入1115.59万元,进度6.57%。
3.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计划投资5106.20万元,用于环境监测仪器、大数据分析算法等技术研发。该项目进展较快,截至2024年末已投入2594万元,进度50.8%,预计2026年完工。
二、募集资金现状:理财为主,超募资金待使用
1. 资金闲置与理财安排
由于上述项目推进缓慢,截至2024年末,仅3709.59万元(占比6%)用于项目建设,其余资金主要用于现金管理。公司在2024年4月公告,使用不超过1亿元超募资金和4.1亿元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购买保本型理财产品,2024年累计获得理财收益1334.36万元。此外,超募资金中仍有8483.4万元未明确用途。
2. 管理层态度与风险提示
公司表示理财是为了提高资金效率,不影响项目实施。但需注意,若项目长期停滞,可能面临监管问询或资金用途变更的压力。
三、未来资本运作可能性:并购或成重要选项
1. 并购潜力与战略导向
公司董事长何愿平在2025年3月公开表示,碧兴物联将积极参与湾区产业并购服务中心活动,探索“技术驱动型并购”。其提出的“先恋爱后结婚”策略(即通过投资或合作建立深度联系再并购)显示,公司可能优先选择与自身技术互补的标的,如环境监测细分领域的技术公司或数据服务企业。
2. 行业整合趋势与资金支持
2025年环保行业并购案例增多(如瀚蓝环境收购粤丰环保),政策鼓励产业链整合。碧兴物联超募资金中的闲置部分(约8483.4万元)及理财收益,为潜在并购提供了资金基础。但需注意,公司连续亏损(2024年净利润-3854.61万元,2025年一季度亏损扩大至-1022.46万元)可能影响融资能力。
3. 风险与限制
若并购标的业绩未达预期,可能产生商誉减值风险。此外,公司需平衡并购扩张与现有业务扭亏,避免进一步拖累现金流。
四、2025年可能动作:技术深耕与市场拓展
1. 研发中心建设加速
研发中心项目已完成50.8%,2025年将继续投入,重点开发融合AI的环境监测设备(如智能传感器、水质监测机器人),并推进“智能实验室”等数字化项目。
2. 政策驱动的业务扩展
- 环保装备智能化:响应三部门《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公司可能加大智慧水务、环境监测机器人等产品的研发与市场推广。
- 数字农业与水利:2024年数字农业收入316.71万元,数字水利收入4026万元,2025年计划进一步拓展这两个领域,开发农田灌溉智能监测、水利设施远程运维等解决方案。
3. 区域市场与海外布局
公司计划借助“一带一路”机遇,在中东、东南亚等地推广环境监测设备,并与国内国企合作参与海外环保项目。
4. 基层治理与智慧城市
2025年4月,碧兴物联与深智协合作启用“AI基层治理展示中心”,推出智慧社区、公共安全等12个场景的解决方案,可能成为新的增长点。
五、总结
碧兴物联当前面临募集资金闲置与业绩亏损的双重压力,资本运作(尤其是并购)可能成为破局关键。2025年,公司或通过以下路径实现突破:
1. 技术驱动:加速研发中心建设,推出AI融合的环境监测设备;
2. 市场拓展:深耕数字农业、水利领域,探索海外市场;
3. 资本运作:利用闲置资金寻求技术互补型并购,优化资产结构。
投资者需重点关注公司中报披露的资金使用计划及管理层对并购的进一步表态。
$碧兴物联(SH688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