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SH601127)$ $宝武镁业(SZ002182)$ $美湖股份(SH603319)$ #江淮汽车# #北汽蓝谷#
标题日期从07/28改到了08/18又改到了08/28,股价的墨迹好像是在帮我掩饰繁忙与懒惰…哎哈哈我想表达的意思很明白,虽然是2000亿的赛力斯,但依然值得耐心与持有。下面分享的信息大概分为四部分,大家请自取所需:
T1部分:来源于早就建仓的小票,宝武镁业(镁铝压铸)和美湖股份(机器人)——没有荐票之意,纯为分享赛力斯最新的动向,关乎大家心心念念的M9长轴与机器人业务;
T2部分:向真正的“超级工厂”进化的二厂近况以及如火如荼建设的超级总部;
T3部分:尘埃落定,但没有信披的凤凰智创部分股份归处;
T4部分:有关新品规划,同门竞品的威胁,不做深入展开了。
先看这条来自于4个月前的新闻——由赛力斯、宝武镁业、重大(潘复生院士带头)、北科大共同研发量产的全球最大·一体化压铸·镁合金·和车体于4月12日下线,开启量产。后于4月23日上海车展期间,在赛力斯智能安全发布会上与公众正式见面。
但真的在行业内掀起波澜是在六月初DMC 2025 中国国际装备模具展的展会上。具体可见下图来自于蔚来车身工程师的评价。而股市关注到这一点则是在八月搭着机器人的阵风了…
其中很关键的一点正是镁合金的价格比铝合金便宜了。整个8月也维持了接近2000元/吨的价差。比起去年同期,单位价格亦有1000-1500快的跌幅,比起电车第一波浪潮21年之际7w元的峰值,已经是腰斩再腰斩。这是镁合金有望成为新的主流轻量化材料规模应用的首要条件。
考虑到镁合金1.8g/cm^3与铝合金2.7g/cm^3的密度之比,单位体积的金属成本仅为铝合金的60%,但实际我们不可能用相同体积的镁合金做出同样强度的铝合金构件。工艺可以赋予材料更强的性能。需要多少?这个数字正好可以通过新闻报道包括赛力斯智能安全发布会的PPT中提及的关键数字——21.8%的减重效益进行测算。
新的测算结果为70%,即便不考虑上面提及的【减重】【电磁屏蔽】【阻尼减震】【整体性能】方面可直接量化的提升,功利地考虑物料成本,也是十分喜人的数字。要知道赛力斯和文灿搞得全球最大一体压铸(后车体)铝合金构件的成本是中几千块(和文灿的合作模式是不单独计算设备、模具费用的计件制)。
而实际上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下一代的M9,M9长轴版本,会因为镁合金大压铸件的应用,而在减重、能耗、底盘、操控、静谧、甚至网联方面均有提升。
宝武镁业那边的原镁和镁合产能的规划是比较激进的,资本市场是倾向把这部分数据纯往机器人的故事蹭的,但别管是资本市场的股价,还是马斯克的一砍再砍的需求,都在告诉我们实打实的大规模出货节点、出货量没那么乐观,所以宝武用以机器人的产能应当没有这么大。车这边应当占据相当的比例。如果M9普通款和长轴款甚至其他车型均规模应用,根据新闻报道中50kg+的单车应用,便可以吃下宝武镁业在26年将落地的大部分新增产能的(50kg+仅就问界新车而言,此前行业最好水平为20kg以下,未来5年的展望是100kg+单车应用,作为对照,整个白车身其实也就200-300kg)。
重申一遍,这部分不为荐票。中报都发出来了,诸位也可看到,镁合金这一年来的低位价格并未按照低价->促需->电车、机器人轻量化应用给宝武带来多少营收与利润。早在24款M7上,仪表台横梁支架(CCB)上就有镁合金一体压铸的应用,包括上汽的电机外壳,这些都是小大小闹,有望让宝武们真正尝到甜头的的是车的大构件,大应用。这正导向赛力斯和重庆大学等合作方解决了什么,镁合金的大应用要克服什么?
早在23年6月我就在论坛发过潘复生院士带领重庆大学团队成功试制超大镁合金一体压铸件的新闻,那时候参与方还没有宝武镁业,更没有赛力斯,最后落地的也非两年前提及的32%(因为那会的试制成果忽略了工艺性能,只强调力学性能——诸位可以理解为赛力斯做量产车的要求是更高的)。
但这部分的合作并非没有结果,请看下则新闻——赛力斯对于镁合金大规模应用绝不止后车体这一块,下图所示专利很明显也是同宝武镁业合作的后车体大构件的不同方向应用。其专利应该正覆盖我前文提及的早在24款m7仪表台横梁支架(CCB)上的应用,以及未来将在地板前段盖板组件、行李箱滑轨支架等应用。
还是回到和宝武镁业的合作上来。有关赛力斯在这个合作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多方克服了怎样的难题?这篇名为<镁合金车体背后:中国制造的"硬骨头"与"软肋">报道的文笔不错,我就直接引用了:
这是一个让人拍手称快的的产学研共促的案例。多项专利、论文、标准、配方、工艺在这个大构件的研制量产中诞生 。更宏观层面的,潘院士带头的重大材料学院合作的对象又岂止有赛力斯,新闻中比亚迪、奇瑞、长安等车企俱在前面。是眼光、是战略、是执行——而别家缺少以超模技术推动产品发展的决心与研发能力,也缺能撑得起值得搭载的超豪车型与信心。
当然也有几番气运,比如重庆给与的气运。镁合金领域最厉害的大拿在重庆、在重大;潘复生院士在30多年前选择了镁合金的研究方向;重庆镁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25年前成立;重庆,也是全国唯一的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18年前挂牌;十数年来,一次次的国际镁会议在重庆召开…..
//
美湖·重庆·机器人——这个排列组合最早在年初就流出过。而最近,伴随重庆的酷暑才有其西部生产研发基地在6月正式破土动工的新闻。沙坪坝的官媒给与了相当篇幅的报道。
26年竣工,产品涉及可变排量泵、电子泵、谐波减速器、关节模组四大类。前两者正是液冷重要的一环,很多老师已经沿着这个线索抬爱美湖几波了。
我更关注的自然还是后面两块,作为正在进行上市辅导的宇树科技的核心供应商,在重庆,尤其是在赛力斯五云湖总部左近,再加上公司明确表示“就近服务于西南地区头部及优质产业客户,加快谐波减速器、关节模组的生产配套。”——这个就近配套为谁,几乎是有板上钉的答案的。
还是经常聊的老话,资本市场对赛力斯的反应是严重滞后其规划的。有关机器人,我一直的态度还是,不给出demo,不给出货节点与出货量,对大盘子赛力斯意义并不大。再加上赛力斯对于机器人一直是三缄其口,即便我们扒拉出这么多你在干机器人的事实…但其中最重要的事实就是——土地与厂房。你产能一直在爬,规划的厂房都有既定储备的用途,做机器人总要建厂房吧,那美湖的意义就在于,它是赛力斯藏不住的“副厂房”。至于主厂房在那里,我觉得最大可能就还是青凤凤凰二厂的两大块超大储备地了。最近也有了破土动工的迹象,且先别管它是不是真为了机器人吧,来看——
先来复习下这<超级二厂集群规划》的图片,新朋友感兴趣的话可以翻看我主页置顶的全文。
■ 下面这两张图片可以感受上图所示二厂备用地的面积之大(甚至大过二厂主体的即视感),其中一部分土地应该是近日规整过的,疑有动工迹象。
这半圈的工地活动房应该也是为了备用地上的项目,因为左侧是建完投入使用的【拓普】,对于左下的人才公寓而言也略远了(也另有活动房)。
■ 配套工厂一期为【东风李尔】和【力劲】,二期为【宁波华翔】,
其中,【东风李尔_座椅】投入使用(一期投入使用,二期在建);【宁波华翔_内饰】投入使用(门口不少工人);【力劲_压铸】(初期在建)
■ 基本竣工的【博俊_钣金 压铸】(右下)和【文灿_大压铸 】(左上)
■ 人才公寓现状,收尾阶段。服务区、运动区醒目。
■ 发运厂照片敏感,就不po了。之前占据大半发运厂用以出海的老智驾硬件版本的M9已发走大半,剩下的一半是新7,一半是老7。
■ 而在以及在20km/25min车程外,更靠近主城区的礼嘉地块,新的赛力斯超级总部已是初具规模了。宣称是赛力斯汽车公园|全球用户中心,应当是市场、海外、产品的新总部。旁边的独栋园区式建筑则是已经投入使用的新研发中心。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对比下我置顶帖五月底的照片,才三个月,不管是钢构厂房还是这样的超级工程,在塔吊森林下,在众手拾柴前,都太快太震撼了。
作价【6.6亿_金康动力股份】和【4.2亿_凤凰智创股份】的这两笔转让最终都尘埃落定。前者公告信披过了,后者也“悄悄”成为了赛力斯孙公司的控股公司。
为什么没有信披,那按照“上市规则”6.1.2条的信息,确实是没到强制信披门槛的,尤其是考虑到24半年报凤凰智创科技还有公开财务信息,24年报便主动隐去了——没有披露这部分也是意料之中了。深层次隐藏这部分信息的可能原因请见我首页置顶帖。
开门见山,在这个完全竞争的市场面前,有多少钱,就能买对应品质的车。下面以点带面,不免有以偏概全之嫌,请其他几家兄弟车企的股东不要太在意。
■ 尚界真的性价越级?
没有挤压型铝合金型材的应用,也没有>1500兆帕的高强度钢,白车身的宣传图不做标识。更锐利的评论之前表过了。
■ 智界改款真就降价提质?
全系阉割了麂皮顶,没有香氛,没有电吸门。入门sku,座椅按摩与通风绑定零重力。当初直接用的M9的大灯模具,这会补上的下眼线也仅是装饰件。
■ 享界的缺憾
同智界一般,增程无四驱的老问题就不表了。因为不是全新平台,所以在进行这套one-box设计时,防火墙,被迫离近,副驾脚踏深度很浅,高个男性坐着很难受。后轮塔顶出内突挤占了后备箱的横向空间,这对于旅行车来说是比较大的缺憾。
■ 尊界成在哪里?
尊界的小毛躁、小缺憾在其超强的产品力面前是无伤大雅的。比如白车身不够高级——但无关落地体验;传统车链供应商提供的注塑件品控不佳,但照着3C产品标准去的的豪华内饰件却无可挑剔。细节包括开工阻尼、手感的打磨俱佳,服务流程与标准拔升极快且到位。但最关键的还是产品本身定义极佳,产品力极强。
很多朋友到今天觉得尊界赢在外观了,赢在定位了…我认为并非如此。路试阶段,多少人觉得丑,不够霸气?尊界最成功的地方我认为是二排的打造。手势识别理想在两年前就在玩,但没有搭配ec玻璃和追光灯组;M9首发的保护视力,沉浸感更高,更利于音响表现,更少挤占天幕空间的投影幕布在尊界S800上有了更特殊的私密意义,但M9没有比拟的音响和5m4两排布局的超大二排空间;以及最关键的,打破豪车设计惯性思路的超宽C环,它是功能性与工程性能的完美叠加,成就了超高抗扭刚度和零重力放倒后的超绝空间与隐私性。唯一的挑战就是超豪车主能不能接受其革新的外观,但市场告诉我们,没有问题——
我带去看车的准帕美大满配车主,玛莎车主前期都对尊界S800外观不以为意,对尊界品牌嗤之以鼻。但一个星空把手,一个手势关门就将他们虏获。我受邀去参观尊界展厅那天,正好有附近宾利店总前来学习。从业人士总觉得做超豪有那么多惯例规矩要去遵守(负面的案例就是蔚来ET7,空有美感,空间体验平平无力),但超级产品力,超级口碑、超级落地场景体验面前,超豪壁垒比我们想得更容易打破。
M9比S800差在哪里,是二排呀。但这些,也是暂时的落后,我多次表过,追光灯组,三电机,后轮转向,这些长轴M9一定会上的,专利库里都有。更让我期待的,还是前文提到的类似镁合金大压铸这样——能根本上提升静谧、操控体验、减重续航表现,业内全体为之兴奋、钦佩的革命性的技术进步与应用。有朋友觉得问界上限被封死了,做超豪不成——我认为不然,S级成功也有几代虎头奔的迭代,哪怕上个“迈巴赫”标呢。老早前的非凡大师车标正好一直悬着不知用以何用…下图是这枚标的状态。
这部分作结,着急上线做不出真满血;前期定位不明后期硬上新sku做不出真满血;老旧平台、硬素质不配做不出真满血;渠道品牌口碑不匹配会拖累满血。真正的满血有智选里最成功、最能打的车型作基准。问界有巨大的产品势能在,品牌口碑在,技术积淀在,产品上探不会是太难的事。
@大理至简 @数字8514487766 @大雪封山-1 @为自由而思考 @Simons666
…真好,不枉把这篇存货敲完了,终于轮到车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