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SH601127)$ $宝武镁业(SZ002182)$ $博俊科技(SZ300926)$ 就当下面这个图是真的,新M7pro+版本 28.8万起贵不贵?——我认为不贵。
前两周走民间渠道放风30-38,明天上午10:08才是真正的预售价,正式的售价减5000~10000或者折算成权益都是正常操作。明白这点,再来聊贵不贵,三个角度:
【同老7比】:正式上市-1w的话,新7顶配价格其实也就比老款顶配+3w,这一直是我预期内的价格;如果减去吸顶屏和主驾零重力(这是max版和ultra版的差别)的话,只+1w,但却换来了先进平台,全新车身,全新设计,闭式双腔空悬,多了冰箱,电池加了10度,带快充,换了全新得智驾感知硬件(4D毫米波矩阵 固态激光雷达 新车机芯片,新智驾芯片)以及新电机新电驱系统。以接受老M7价格体系的车主视角看,简直是太值了。(注:从价差看,PRO+版应该没有双腔可选。)
【同智选兄弟比】
和R7相比,新M7多了ARHUD、麂皮顶(R7不可选),后排高素质屏幕,副驾屏,主驾零重力,电吸门,闭式双腔空悬以及7合一电驱(更低能耗,更强静谧性,更高集成度换取更大后备箱,更强耐用性)。还有更加豪华的后排中央座位扶手,智界等于少了个中控扶手收纳(和冰箱供用一个)。我个人虽然没有看到实车,但就图片看,扶手箱内部M7也上了植绒,而老款R7有大面积塑料裸漏。
以上为显性差别。隐性差别在于车身工艺与用料(大压铸的应用、挤出型铝型材的应用,超高强度钢的应用);SUV天然高一头的BOM成本——也带来更好的通过性与空间利用率;国内T0档的服务与渠道和T1档的品牌。
【同其他品牌对比】
平心而论,一代目的华为智选车(不分子品牌)的价格是要比同级车贵2-3w块的,但到了这一带的产品,智界需要靠这边增配、那边减配的方式降以1-2w的实际溢价去搏杀;享界就更不用说了。但问界不一样,问界的价格体系是坚挺的,以问界的品牌、渠道、服务,哪怕是本身车的品质、品控、体验而论,何须要向下卷呢?我之前评论过智己的LS6与L6被劣币驱逐被迫降质。
车机和智驾值不值得溢价?不妥协的用料值不值得溢价?不管哪家去测的操控与能耗俱佳的底盘与动力系统值不值得溢价?超强平台成就的同级最大总乘坐空间值不值得溢价?到今年才有ES8跟进的双侧扶手零重力座椅——这样的重细节体验的设计值不值得溢价?出色的品控与服务值不值的溢价,一代目m5就展示出的耐用性值不值得溢价?(这一点见易车两年前的10w公里测试,以及M8ev首发的7合一电驱上用的最薄硅钢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