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达卫浴可能正在经历一场中年危机

用户头像
中国家电网
 · 北京  

  当前,43岁的惠达卫浴可能正在经历一场“中年危机”。

  7月15日,惠达卫浴发布2025半年报预告,预告提及上半年惠达卫浴实现营收约14.25亿元,同比下降约9.94%;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640万元-1960万元,同比减少67.52%-72.82%。从2022年开始,惠达业绩便开始出现较大波动,以2023年为例,当年公司营收达到36亿元的高峰,但归母净利润却出现约2亿元的亏损;2024年,惠达实现扭亏为盈,但营业收入下滑至34.61亿元,下滑约3.93%。

  惠达卫浴的业绩下滑与当前经济环境存在一定正相关。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以2024年为例,当年新建商品房面积9.7亿平米,同比下降12.9%;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4.1%;同时,新开盘的地产精装项目为66.4万套,同比下降了28.9%。工程渠道出货的降低,对惠达的营收造成严重拖累,2024年惠达工程渠道营收6.8亿元,下降幅度达到了23.5%,等于砍去了该部分业务的五分之一。而在零售市场,消费信心的持续低迷也影响了惠达的收入,当年其零售渠道营收17.6亿元,同比下降9.0%。

  2025年,房地产和零售市场均沿袭了上述走势,也为惠达业绩的下滑做了铺垫。

  宏观经济以外,我国家居卫浴行业的“内卷”也加剧了企业的经营困境。企查查数据显示,当前包括生产制造、品牌商、供应商在内的家居卫浴企业总数约在10万-15万家,年营收2千万元以上的规上企业约2000-3000家,此外便是星罗棋布的中小微企业。“狼多肉少”造成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激烈,行业整体毛利率不断压缩。

  如何走出内卷,在下行的市场环境中构建自身产业优势,是惠达亟待破局的关键。近年来,一些国内卫浴企业的探索为行业提供了新思路,比如以智能马桶闻名的恒洁,凭借单一品类优势的带动,成功将营收做到了30-40亿元之间(恒洁非上市公司,数据源自媒体公开报道);再如九牧,它是中国国内较早布局出海业务的卫浴企业,通过“两条腿”走路,成为国内唯一跻身百亿营收俱乐部的卫浴企业。借鉴同行的新业务拓展经验,近年来惠达也摸索出一些新的增长支撑,以2024年为例,惠达智能马桶营收达到了5.75亿元,同比增长23.48%,成为其传统陶瓷马桶业务的重要补充。同时,他们的海外业务也取得长足进展,录得营收9.82亿元,同比增长达39.48%。此外,立足用户分层和消费分级,惠达也探索了不同群体如刚需人群、银发人群、Z世代人群等适配场景的细分赛道,譬如他们为新婚人群打造的加大号洗手台盆和可抽拉洗手龙头,因为满足了宝妈单手托婴儿进行清洗的需求,成就了其爆款系列。

  伴随着我国房地产产业转型,工程渠道的“跛行”或将持续很长时间,惠达等卫浴企业头顶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并未消失;面向未来,惠达如何摆脱旧思维,找到新发展动能对于企业而言至关重要。“企”到中年,方向搞好了是厚积薄发,搞不好则可能给企业留下一堆“烂尾工程”,卫浴行业前景依然广阔,但如何找到“真实需求”,找到企业新的立足点,是惠达在经济新周期下性命攸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