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顶级分析师眼中的中国创新药

用户头像
王药药的小日常
 · 北京  

上周,Evercore公司的第一号生物医药分析师,也是全美公认的最有影响力和最勤奋的分析师Umer Raffat,在上海和中国Biotech管理层进行了3天的fireside chat (炉边谈话)。

返美之后,他第一时间录制了一期播客,向全球投资人分享这趟中国行的见闻。

不同于泛泛而谈的总结,他的播客围绕围绕中国药企效率、研发与资本的三重突破进行了总结,并在PD-(L)1、PD-1/VEGF等关键靶点以及ADC、代谢等赛道,精心挑选了少数几家最具代表性的公司,介绍给全球投资人。

很显然,中国创新药的全球崛起是一个客观事实了。Umer Raffat的名单里,我一直关注的和誉被“点名”两次,特意介绍了两条管线,评价很高。

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下,华尔街顶级分析师是怎么看中国创新药的。

1、中国Biotech整体画像

在播客中,Umer Raffat用三个关键词概括了对中国Biotech的整体印象。

首先是效率惊人。他特别提到有中国Biotech仅用六周就完成了600人的肥胖症临床招募,这样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都属罕见。

其次是研发全面。从传统的小分子、热门的ADC,到前沿的RNAi、基因治疗乃至体内CAR-T,中国Biotech的研发布局已覆盖生物医药多个核心领域,不再局限于单一方向。

最后是资本依然活跃。尽管全球生物医药资本市场时有波动,但香港市场仍保持着强劲的美元流入,为Biotech的融资、交易与管线推进提供了重要支撑。

Umer Raffa进一步提到,中国Biotech已彻底摆脱早期“单点模仿”的阶段,进入“多平台布局”的全新发展期。

尤其在快速推动临床早期试验方面,形成了独有的竞争优势,这也成为中国创新药吸引全球关注的重要底气。

2、创新、深耕,寻找差异化空间

生物医药最受关注的IO与靶向治疗领域,中国Biotech正通过差异化探索,在拥挤赛道中开辟新空间。

同样,在这次博客中,多家企业因其IO、靶向治疗的差异化突围策略被Umer Raffa重点提及。

IO领域的竞争核心是“避开同质化”。比如,Umer提到映恩正推进ADC与PD-1/VEGF的联合疗法,且声称未观察到重叠毒性,为联合用药的安全性提供了新可能。ImmuneOnc则与宜名昂科/instilbio合作,探索VEGF/PD-L1联合化疗的治疗路径。

在Umer Raffa看来,和誉的尝试更具突破性——其研发的口服PD-L1抑制剂,不仅解决了传统注射剂型的便利性问题,还能避免中枢毒性。

早期临床数据显示其在PD-L1高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观察到更显著的疗效,即使患者存在EGFR 或 KRAS 突变,并曾接受过系统性治疗。,凭借这一差异化优势,和誉成功在拥挤的PD-(L)1赛道中脱颖而出,进入Umer Raffa的视野,评价很高。

关于IO疗法我想补充一点自己的理解。目前一个大趋势是大家都在积极强调下一代IO的布局,来解决现有PD-1单抗的痛点。这其中,双抗肯定是最受瞩目的,这个领域也已经完成了很多大额BD,且资产价值不断上涨,从康方到三生,首付款从5亿美元飙到了12.5亿美元,在分析师眼中,双抗将取代单抗成为下一个主流。

我认为,和誉的口服小分子PD-L1其实也有这样的机会。K药、O药2028年专利到期,MNC目前还在卷皮下剂型,而相比皮下剂型,和誉的小分子结构口服给药更加便利,同时无免疫原性,具有更优的副作用管理和长期用药管理。这意味着无论是在下一代IO疗法联用,还是替代现有PD-1方面,它都是有优势和机会的。这也是为什么和誉的ABSK043能得到Umer Raffa的高评价。

靶向治疗领域则聚焦“精准突破难靶点”。比如,迪哲的EGFR Exon20抑制剂展现出优异的安全性,3级不良反应率仅2%,远低于同类药物Amivantamab。

劲方医药在KRAS G12D靶点上表现亮眼,曾在患者中录得58%的应答率。德昇济医药则采取“全谱覆盖”策略,除了已被广泛关注的KRASG12C,还布局了G12D、G12V及pan-RAS靶点。

同样被“点名”的还有和誉。Umer Raffa认为和誉在FGFR靶点的布局,十分值得关注。他提到,全球25万FGFR患者中约有一半在中国,和誉的FGFR管线不仅服务本土患者,更在全球FGFR治疗领域占据重要位置。

其实,和誉还有一款KRAS G12D口服小分子抑制剂ABSK141,正在IND阶段。虽然没有被Umer Raffa提及,但是从临床前数据来看,ABSK141后续的临床表现值得期待。

3、ADC与代谢领域的中国竞争力

除了IO和靶向治疗,Umer Raffat还提到了中国Biotech在ADC与代谢两大国际热门赛道的亮眼表现。

首先是ADC,中国玩家已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比如科伦和默沙东合作开发的Trop2 ADC,

还有复宏汉霖的PD-L1 ADC,即便在PD-L1阴性患者中也能显示应答,为更多患者提供了治疗可能。

然后是代谢领域尤其是肥胖与糖尿病治疗领域,中国Biotech正快速追赶并实现创新。

包括先为达等企业聚焦长效GLP-1注射剂,歌礼、诚益生物、锐格医药等则选择口服GLP-1小分子领域。还有来凯的策略更独特,通过Activin通路开展研究,探索类似Bimagrumab的“减脂增肌”治疗路径。

这些企业的布局,共同构成了中国Biotech在代谢领域的多元化竞争格局。

4、总结

看完Umer Raffat的博客,不得不再次感叹下中国创新药的全面崛起,正在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这个博客就像是一次“全球视角的中国创新药巡礼”,既让全球投资人看到中国Biotech在效率、研发与资本层面的全面进步,也指出了不同赛道中真正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代表企业。

从Umer Raffat的播客名单就能看出,他并非简单罗列企业,而是通过他的分析视角绘制了一张“中国创新药赛道图谱”——挑选每个赛道中最具代表性、能体现中国创新实力的玩家。

从映恩到和誉再到先为达、诚益生物等,每家被提及的公司,都是他眼中的“创新名片”。这里我要再给和誉点个赞,能让Umer Raffat在一期博客里点名两次,且评价很高,这表明,随着中国创新药企在前沿机制、关键靶点上不断创新、占据领先身位,它就不再只是本土玩家,而是开始成为代表中国Biotech走向全球的重要力量。

未来,随着创新的进一步深入,我相信会有更多中国药企,登陆全球舞台!$和誉-B(02256)$ $康方生物(09926)$ $百济神州(0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