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持仓概况
二、 投资复盘
三季度,割肉长期重仓的周大生,割掉洋河股份和伟星股份,切换到华泰证券和广发证券。
周大生持股四年多,亏损出局,一家好的商业模式,好的管理,不错的价格,三者都很优秀的公司为何持有四年多仍避免不了亏损出局?
归根到底是业绩的下滑,今年的前瞻利润可能回到2020年的10亿出头,且看不到增长的希望。黄金零售行业今年业绩普遍下滑(老铺黄金除外),可能跟黄金周期性走强有关,也可能跟经济周期性疲软有关,当然也跟人口结构和消费趋势变化有关。
在A股,一家公司一旦失去增长的预期,或者没有增长的想象力,那么很容易被资金抛弃,遭遇业绩和估值双杀。
个人操作上也不够灵活变通,尤其是对于亏损的股票,不能果断割肉切换,过于谨慎小心,导致错过很多机会,这是性格原因,估计难以改变;
个人能力圈有限,在跟踪周大生的这些年,也关注到了黄金涨价,也看过黄金矿业股,也看过老铺黄金的商业模式,但都因为超出了自己的认知范围,没有想清楚这里面的投资逻辑而错过了,很可惜,但也没办法。
周大生的问题是A股很多老牌公司的共性问题,这类公司,现金流不错,管理不错,分红也不错,但是就是已经过了高增长的时期,到了企业寿命周期的成熟阶段,又找不到新的增长点,慢慢被资金抛弃,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这类公司怕也是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慢慢沦为平庸,买入这类公司很可能掉入估值陷阱,持股多年以后,虽然明面上没有亏钱,但是亏了时间,错过了其他的机会,这才是最大的代价。
在A股买股票,标的一定得是虚实结合,实的方面,基本面一定得扎实;虚的方面,一定得有增长的前景,得有想象力。失去想象等于失去希望。
选择券商的理由:牛市买券商;
作为一枚混迹大A十几年的老登,我还是相信,活的长活的健康才是王道。
当然我也急,因为错过这波,下一次行情,又不知道等到猴年马月了,所以,我策略性配置券商股,只求能跟着本轮行情喝口汤。
券商这个行业的特点就是,个股没有差异化,尤其是大券商,大家的业务构成基本一样。业绩更多是随着行业大势走。目前A股市值突破百万亿,日成交额保持在2万亿以上,融资融券额度超2万亿,如此火爆行情,直接利好券商的经纪和融资融券业务,也利好券商的资管业务。至于券商的自营投资业务,因为大券商的自营大概7-8成都是配置债券,投资收益率非常之低,很难说能享受到牛市的好处。
之所以选择华泰证券和广发证券,主要原因是,两者都是全国性大券商,经纪客户基础比较好,比如华泰涨了通APP常年霸榜券商APP。
其次,两者旗下都参股了大型公募,,华泰参股华泰伯瑞和南方基金两大公募基金;广发证券是唯一的大型民企券商,旗下参股广发基金和易方达基金,两者都属于排名前五的基金;这轮牛市的资金来源有一部分就是公募指数基金,这个也是未来的趋势。
估值上看,两者估值在大型券商中较低,华泰证券1PB,10PE,广发证券1.2PB,10PE。在牛市中,目前的估值还不高。
券商的缺点,跟银行一样,券商也是规模驱动增长的的商业模式,必须不断扩大自有资本,但是靠自身盈利留存速度又太低,所以不断的有再融资的渴求。另外就是券商总资产中,一半是自营投资,而自营投资7-8成是配置债券,大幅拉低了总资产收益率,券商的ROE大部分在5%-10%,不适合长期持有,只适合在牛市搞一波。
三、市场展望
A股这波结构性行情走到4000点附近,创业板和科创板处于泡沫阶段无疑,至于能吹多大,不好说,反正年前随时可能破裂。
后续会不会有全面牛市的出现,难,一边是靠想象力支撑的科创泡沫,一边是失去高增长想象的大蓝筹,注定是结构性牛市;且,老登和小登争吵越激烈,市场分歧越大,证明市场变局的时点越近了。
比较难受的局面,亦如众多股友所言的,一轮下来,老登既没有吃到科创的泡沫红利,也没有迎来大蓝筹的全面牛市,全面踏空本轮行情。
怎么办,有句话说的有道理,要么早信,要么不信,对于科创股目前的估值,还是不要上车,默默看着就行了,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看看能否找到合适的上车标的,比如配置的券商,比如现在还在中途的中概股。
要么继续坚持自己的信仰,毕竟没有信仰,就算是上车也拿不住。人只能赚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钱。至于已经上车的,不要轻易下车,因为不知道这波到底有多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