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力股份收购同晟股份:关联整合的机遇与待解之问

用户头像
高人的赚钱小哲学
 · 广东  

$元力股份(SZ300174)$

偶然看到元力股份收购同晟股份的预案,心里琢磨了下,两家本来就带点关联关系,业务上也有一定的协同性,收购到底利弊如何。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供参考,欢迎讨论。

一、同晟股份元力股份的关系

1、关联关系

元力股份实控人是王延安(16.59%)和卢元健(5.96%),同晟股份的主要股东包括卢元方(34.96%)和余惠华(1.42%)。卢元方系卢元健之妹;余惠华系卢元方之女,卢元健之外甥女。

2、上下游关系

元力股份生产的硅酸钠是同晟股份生产二氧化硅的原材料,双方系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同时元力股份下属子公司元力硅材料(南平)有限公司也正在构建二氧化硅的生产能力(6万吨/年)。根据元力股份2024年年报可以看出,2023年和2024年元力股份向同晟股份销售的玻璃水(硅酸钠的水溶液)分别是512万元和1,235万元。

说明两件事,第一,这是一次家族内部企业的整合和并购行为,站在股东的角度基本应该是知根知底的;第二,这是一次产业链上的整合行为,同时也是加速构建二氧化硅生产能力的方式,协同效应还是比较明显的。

二、同晟股份资质如何

本次交易预案对同晟股份的描述内容很少,但是如果仔细,可以查询到同晟股份其实是一家新三板挂牌公司,代码是874296。

1、行业地位

《中国橡胶工业年鉴(2024年版)》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的沉淀二氧化硅企业,同晟股份排名第19,4.8万吨/年的产能。国内龙头包括确成股份(605183)、联科科技(001207)、远翔新材(301300)等,国外龙头包括赢创工业集团、索尔维等。应该来说,同晟股份算是国内第二、三梯队的企业。

2、行业前景怎么样

材料行业都有一个特点,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延伸,市场容量不断扩大,二氧化硅也不例外。二氧化硅最早的应用领域是玻璃制造,近年来增长较快的应用领域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轮胎、电子材料、高端消费品。

不同领域的二氧化硅,标准是不一样的,从同晟股份的收入分类来看,主要应用领域是橡胶用(38%)、电池用(20%)、牙膏用(11%)、消光用(10%)。应该来说,橡胶这个应用领域相对传统(不代表没有增长),其他领域是比较前沿的,前景也是比较好的。

3、技术门槛高不高

技术门槛高不高很难一概而论,要分不同的产品。如用于低端橡胶补强剂的二氧化硅技术门槛就很低,但是用于部分精密电子材料、电池材料、医用材料的技术门槛就比较高,特别是纳米级的材料技术含量很高。由于并没有细分的产品销售数据,只能用毛利率来说明问题。2024年,同晟股份主营业务毛利率是29.76%;确成股份(605183)的二氧化硅是34.55%;联科科技(001207)的二氧化硅是30.94%;远翔新材(301300)的二氧化硅是22.36%。同晟股份这个毛利率水平至少算中上了,说明还是有一定的竞争力的。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同晟股份资质还是不错的,行业前景也有,所以整体收购的方向应该没有大问题。

三、方案优劣

1、发行股份价格

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发行定价是12.58元/股,募集配套资金的发行定价是13.18元/股,以7月25日收盘价来看,分别相当于78%和82%。这个定价交易对方肯定是满意的,但是中小股东就不好说。

2、标的资产定价

本次预案还没有确定标的资产定价,我们只能简单从可比的几个上市公司来看看,确成股份(605183)市盈率14.8倍,联科科技(001207)市盈率16.4倍,远翔新材(301300)43.2倍(由于低市值公司壳价值占比太高,属于异常剔除)。这些上市公司都有流动性溢价,因此这次收购的市盈率如果在10倍以内,基本是能够接受的价格;如果在8倍以内是比较好的价格,再低就更好了;如果超过10倍,我认为就偏高了。

四、材料制作

不得不吐槽一下,元力股份的预案材料还是糙了一点,大篇幅的乱码,下面接几个图大家看看。如下图:

五、总结

元力股份收购同晟股份,是家族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也是产业链上下游的纵深拓展,具有一定的协同属性。同晟股份在二氧化硅行业属于中等偏上的资质,收购从战略上考虑没有太大问题。但方案中发行价对中小股东的让利空间、标的资产最终定价是否合理,仍是决定收购好坏的关键。等收购草案公告还再细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