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德曼豪掷现金收购先声祥瑞:多重疑问待解

用户头像
高人的赚钱小哲学
 · 广东  

喜欢我的分享,请点击右上角“关注”。

7月30日晚间,利德曼(300289)发布公告,宣布正在筹划以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先声祥瑞(873821)部分股东持有的目标公司合计不超过70%的股份。这一消息瞬间引发市场高度关注,诸多疑问也随之而来。

一、资金从何而来:“小吃大”的财务压力

利德曼(300289)是一家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的企业,先声祥瑞(873821)是一家集疫苗、体内及体外诊断试剂等的生物医药企业。截至7月30日,利德曼市值仅31.93亿元,而先声祥瑞市值达41.66亿元,堪称“小吃大”的收购举动竟然采用现金收购方式,令我对利德曼的资金来源充满疑问。

利德曼财务报表来看,截至3月31日,货币资金余额5.1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结构性存款)3.9亿元,合计9亿元,除此之外几乎无可用的资金。若以当前账面资金支撑收购,流动性压力显著。

公告显示,利德曼拟运用自有资金并结合银行并购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我们就以先声祥瑞7月30日收盘市值41.66亿元做一个简单测算,收购先声祥瑞大约需要支出29亿元现金,假设企业保留3亿元流动资金,则需要新增并购贷款23亿元。23亿元的并购贷款银行是否通过审批,存在不确定性。同时,银行并购贷款会显著提升公司的负债规模,加大财务杠杆,显著提升财务风险。

二、股价波动与定价:交易公平性存疑

通常情况下,重大资产重组停牌是为了防止股价异常波动对交易定价产生干扰,以确保交易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但此次利德曼先声祥瑞在筹划收购期间并未停牌,在基础定价原则确定前,利德曼和先声祥瑞股价已开始异动,特别是利德曼在7月31日出现了20厘米涨停。最终交易定价是否会受到股价异常波动的影响,进而影响交易的公平性和双方股东的利益?我表示怀疑。

三、资本游戏还是产业整合:协同效应待深挖

利德曼主要深耕于体外诊断(IVD)领域,而先声祥瑞隶属于生物药品制造行业,主营体内诊断试剂及人用疫苗业务,核心产品应用于结核筛查、诊断、治疗及创新疫苗领域。从产业角度看,二者业务存在一定差异。利德曼公告披露,交易完成后,其IVD业务板块将新增结核诊断筛查业务,并拓展结核治疗一体化业务及创新疫苗业务,有利于增强综合竞争力。然而,体外诊断与结核诊断、疫苗业务在供应商、生产流程、质量控制、销售渠道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二者的业务差异可能导致协同效应有限,而整合难度较高,若失败甚至可能拖累利德曼原有业务。

利德曼此次收购先声祥瑞的计划充满不确定性,无论是资金来源、股价与定价关系,还是产业协同前景,都有待进一步观察与验证。我在这里提出一种假设,不代表事态走向的预测。假设利德曼股价随并购事宜持续升温,经过一段时间的磋商后,利德曼公告“双方未就收购事宜达成一致意见”,此时投资者该何去何从?

喜欢我的分享,请点击右上角“关注”。

$利德曼(SZ300289)$ $先声祥瑞(NQ873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