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抽蓄
抽水蓄能(简称“抽蓄”)是成熟的调峰与储能技术,通过电能与水的势能相互转化工作。电网负荷低谷时,用富余电能将下水库的水抽至上水库储存;负荷高峰时,上水库水流驱动发电机发电,补充电力缺口,保障电网稳定。
二、为什么要发展调峰机组
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使调峰机组需求凸显。
1、风光装机容量高速提升
2020年底风光装机5.35亿千瓦,不足火电一半;2024年底达14.07亿千瓦,接近火电的14.44亿千瓦;预计2025年底达19.02亿千瓦,占发电机组装机总量48.2%。风光发电占比提高,对电网调节能力要求更高。
2、风光发电的间歇性需要调峰机组
风光发电受自然条件影响,出力有间歇性与波动性,白天发电多、夜间或无风时发电少,易导致电网供需失衡,需调峰机组平抑波动。
三、不同种类调峰机组的差异
主流调峰机组包括抽水蓄能、化学储能和火电机组,特点对比如下:
1、启停效率
抽蓄数分钟完成启停,适应负荷变化快;化学储能可瞬间启停,支持无外部电源操作,灵活性极强;火电机组需数小时,依赖外部电源且增加煤耗,经济性差。
2、调峰能力
抽蓄和化学储能可0%-100%深度调峰,无最低出力限制;火电机组有出力下限,调峰范围窄,难满足深度调峰需求。
3、对环境影响
抽蓄无燃料消耗,几乎无碳排放;化学储能运行无碳排放,但电池回收有污染风险;火电机组调峰碳排放量大,与低碳理念相悖。
4、装机容量和寿命
抽蓄单座电站达百万千瓦级,寿命超50年,长期稳定;化学储能单套规模小,寿命小于15年,需定期更换,维护成本高;火电机组容量大,寿命30-40年,稳定性较抽蓄略低。
5、建设环境要求和建设投入
抽蓄需合适地形,初始投入大,涉及多项基础设施;化学储能场地要求低,单位容量成本高,需配套设施;火电机组基础装机容量大,灵活性改造投入相对较低。
总体而言,三种调峰机组各有优劣。抽蓄在多方面表现均衡,适合大规模、长期稳定调峰;化学储能启停灵活,适合小规模、短时调峰;火电机组在环保性、效率等方面不足。
四、现阶段是抽蓄发展的最好时机
政策为抽蓄发展提供保障。2021年,国家发改委明确抽蓄实行“容量电价+电量电价”机制,容量电价按项目实际成本核定,推动建设加速。同年9月,国家能源局规划到2025年抽蓄投产超6,200万千瓦,2030年约1.2亿千瓦,发展空间广阔。截至2024年末,全国抽水蓄能投产装机5,869万千瓦,装机占比仍相对较小,未来成长空间仍然巨大。
总结
风光发电占比提升,电网调峰需求迫切。抽蓄凭借启停效率高、调峰能力强、环境友好、寿命长等优势,成为重要调峰储能手段。虽初始投入高,但在政策支持与规划下,现阶段迎来发展黄金期,将在保障电网稳定、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以下是抽蓄相关的几个上市公司,供参考:
1、南网储能(600995):以抽蓄为主(1,028万千瓦),化学储能为辅。
2、长江电力(600900):水电与抽蓄协同。
3、华能水电(600025):水电与抽蓄协同。
4、国投电力(600886):水电与抽蓄协同。
$南网储能(SH600995)$ $长江电力(SH600900)$ $华能水电(SH600025)$ $#抽水蓄能# #抽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