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香脆玉米条
 · 中国香港  

估值的一些思考
$美团-W(03690)$ $阿里巴巴-W(09988)$ $京东集团-SW(09618)$
昨天美团业绩暴雷了,今天暴跌 12% 带崩了一系列互联网股票。在京东挑起的战争中,美团以利润下跌 90%(120 亿)为代价将将守住了一些份额,但份额争夺才刚开始,因为阿里在 6 月才刚刚进场。
这让我重新开始思考所谓护城河,所谓低估值。现在的情形有点像 21 年的阿里巴巴,面对拼多多的异军突起,有着龙头的光环和傲慢,大声强调着自己的份额优势、服务优势、昔日的优秀记录,但一份财报就足以暴露,所谓的“护城河”其实又窄又浅。电商已经过了早期的 infrastructure 建设和消费者教育阶段,进入了流量争夺战;但外卖,或者说本地生活甚至OTA,可能才刚刚开始。
低估值真是个危险的诱饵。诚然低估值、高现金流这种“价值投资”在其他行业行得通,但在互联网就是个伪命题;巴菲特钟情于跌落的白马股,也是在确信公司能够走出危机、回到以往盈利水平,而互联网行业变化太快,刻舟求剑的低估值往往是个陷阱。我之前也这样,一板一眼地按照格雷厄姆方法论算历史均值的市净率、市盈率等等指标来判断“低估”,但格雷厄姆算的是铁路公司、制造业公司,我算的是阿里巴巴;这个前提从一开始就是错的,任何估值体系的前提是商业模式。
对于投资人来说,看不清的战役,最保险的做法是躲避。目前来看,似乎阿里的赢面好像大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