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德科学Q2业绩双超预期,盘前跳涨3%!全年指引再上修,HIV+肿瘤双引擎发力

用户头像
投资价值观察
 · 江苏  

昨夜盘后,吉利德科学(GILD.US)交出了一份让华尔街满意的“期中答卷”——2025年Q2净利润19.6亿美元(同比+21.7%),摊薄每股收益1.56美元;调整后EPS 2.01美元,不仅高于去年同期的1.29美元,更超分析师预期的1.96美元,这是公司连续第5个季度业绩“爆表”。营收端同样亮眼,70.8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2%,小幅超越预期的69.8亿美元,核心驱动力仍是HIV和肿瘤管线的稳健增长。

从细分数据看,吉利德的“基本盘”稳如老狗:剔除瑞德西韦(Veklury)后,核心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4%至69亿美元,其中HIV领域的“现金奶牛”必妥维(Biktarvy)销售额同比+9%至35亿美元,达可挥(Descovy)更是暴增35%至6.53亿美元,显示全球抗艾市场的需求韧性。肿瘤管线中,Trodelvy持续放量,Q2销售额3.55亿美元(同比+10.4%),成为第二增长曲线。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同步上调全年产品销售指引至283-287亿美元(原282-286亿美元),两端均上修1亿美元,调整后EPS指引7.7-8.1美元不变,但考虑到Q2的超预期表现,全年业绩大概率将落在区间上沿。

市场情绪方面,盘前股价应声上涨2.9%,延续了自2月Q4财报以来的慢牛趋势(年初至今累计涨幅已达22%)。机构资金之所以买账,核心逻辑在于三点:一是HIV业务的“永续性”——全球抗艾药物市场规模超400亿美元,吉利德市占率超40%,且用药依从性带来稳定现金流;二是肿瘤管线的“增量空间”——Trodelvy在三阴乳腺癌、尿路上皮癌等适应症的拓展,叠加lenacapavir(HIV暴露前预防)2025年上市预期,长期增长有看点;三是估值安全垫——当前PE(TTM)约12倍,低于生物制药板块平均15倍,且公司现金储备超100亿美元,具备回购+分红潜力(2024年Q1曾宣布700亿美元回购计划)。

不过,风险点仍需警惕:瑞德西韦销售额持续下滑(Q2 3.37亿美元,同比-11.8%),反映后疫情时代新冠药物需求退潮;此外,HIV领域的竞争加剧(如默克的islatravir)可能压缩利润率。但总体而言,吉利德这份财报“超预期但不夸张”,属于典型的“业绩印证估值”行情。对于长期投资者,12倍PE+5%的业绩增速,叠加稳定的现金流,仍是医药板块中难得的“防御+进攻”标的。
$吉利德科学(GILD)$